楊宗艷,他是江陽法院審判業務能手,自2011年7月從事審判工作以來,他已承辦刑事、民事、行政、執行各類案件1600余件,曾多次被授予“先進工作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厚積與薄發:磨煉業務素能
懷著對法治事業的無比喜愛和向往,2009年,楊宗艷考入法院系統,成為一名書記員。楊宗艷明白,司法者手中的寶劍,要靠過硬的業務功底才能磨出鋒利的刃。從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從助理審判員到審判員,整整4年間,他不斷積累辦案經驗,從文書送達、庭審記錄、卷宗歸檔,到理清案情、主持開庭、撰寫文書,點點滴滴見證了他努力成為法官的腳步。
負責通灘法庭工作后,楊宗艷總是與鄉村群眾打成一片,用心用情化解民間糾紛,常態化開展巡回審判、上門服務,想方設法解決老百姓急盼難愁的問題,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他被評為“三型法庭建設優秀個人”。
憑借扎實的辦案功底和出色的表現,2017年,院黨組安排他負責行政環資庭工作。
截至目前,他獨立承辦行政案件393件,切實監督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他努力打造庭審精品,所辦理的黃某訴瀘州某國家機關行政確認及行政復議一案被評為瀘州市“十佳庭審”,并入圍全省法院“十佳庭審”;他努力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避免程序空轉,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他加強與政府法治部門、行政執法機關、信訪部門等協調對接,積極參與某沙石廠強制執行、某餐飲船整治攻堅、某“大棚房”整治等重大建設項目和重大案件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適時發送司法建議,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行政糾紛產生。
兢兢業業從事行政審判工作,讓他不僅得到了當事人的認可,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肯定,他被省高院評為“全省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先進個人”。
同時,楊宗艷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山”理念。
他強化環境資源審判,受理并審結環境資源案件25件,刑事處罰43人。其中,他參與審理的吳某等人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一案被評為“瀘州市第五屆十佳庭審”,該案通過互聯網進行庭審直播,13000余名群眾涌入庭審直播觀看,引起全社會保護野生動物的強烈共鳴。
他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與重慶市渝北區法院、萬州區法院等川渝五家法院簽署《環境資源司法協作框架協議》,與瀘州市農業農村局、長江航運公安局瀘州分局、江陽區檢察院等聯合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銷毀非法漁具604件套,放流魚苗280斤,筑牢長江上游司法保護屏障。
他將馮某等非法捕撈、銷售野生中華蟾蜍一案庭審搬進通灘社區,1000余名群眾旁聽案件庭審,30000余名群眾觀看庭審直播并紛紛點贊。
經過不懈努力,他負責的庭室被瀘州市委、市政府評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先進集體”。
男兒本色顯擔當,他還承辦江陽法院50%的勞動爭議案件,在辦案中他總是把目光更多的投向弱勢群體,努力用裁判引導民眾行為。
沉淀與成長:用匠心守初心
平日里點點滴滴的思考與探索,讓楊宗艷積累了豐富的學術調研論文寫作經驗,辦案之余的調查研究同樣是他的“基本功”。
他與藍貴靜共同撰寫的《實現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價值的路徑優化——基于L市行政審判實務的實證分析》榮獲“全省法院第二十三屆學術討論會”三等獎;他撰寫的《環境污染刑事司法保護中生態修復問題探究與路徑設計》一文被評為“全省法院優秀調研課題”;他撰寫的四川某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及被告人羅某等四人污染環境罪一案被評為“全省法院生態環境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他積極參加江陽法院學術調研工作交流座談會,與高校教授、上級法院領導、骨干作者深入交流學術調研論文寫作技巧方法......長期堅持鉆研研究,不僅讓他提升了學術調研水平,影響帶動了身邊同事積極撰寫學術論文,而且總結提煉了豐富的辦案經驗,養成了嚴謹細致的辦案習慣,提高了辦案能力。
秉持與弘揚:播撒法治種子
楊宗艷認為,法官的工作不應僅僅局限于審判辦案中,弘揚法治精神,傳遞法治正能量,也是法官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2019年,他受邀到瀘州市委黨校指導開展模擬法庭,并以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行政行為的基本原則、行政訴訟常識、行政訴訟基本技能等為內容為30余名縣處級干部學員作行政訴訟案件出庭應訴法律知識講座,提高領導干部出庭應訴能力,促進依法行政。
在瀘州市行政機關學法觀摩行政訴訟庭審活動中,各區縣、市級各部門70余名領導干部參與庭審觀摩,楊宗艷主動擔任庭審觀摩案件審判長,為大家展示了一場規范而精彩的庭審,庭審觀摩結束后,他又結合自身審判實務經驗,向大家認真講授如何依法規范履行行政職責,有力助推了瀘州市法治政府建設。
2021年,在“世界環境日”即將來臨之際,楊宗艷走進瀘州方山學校,通過以案釋法、發送宣傳單、發起環保倡議等形式為2000余名師生開展普法宣講,鼓勵同學們爭做長江生態保護的倡導者、宣傳者、參與者、推動者,共同守護綠色長江、美麗長江、生態長江,有力推動了美麗瀘州建設......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一路走來,激勵著楊宗艷的是他對法治事業的無限熱愛。“若有青春可感懷,愿與法治共白首”,這是他對法治事業的深情表白。他以夢為馬,用熱情和智慧丈量法律的疆域;他腳踏實地,用真情和汗水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雖然楊宗艷只是江陽法院隊伍中的一個縮影,但他和這支隊伍中其他優秀法官一樣,學著牡丹努力綻放著屬于自己的法治芬芳,描繪著自己熱愛的多彩法治人生。
(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