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俄西典羅:上為黨委政府分憂 下為人民群眾解難

        來源: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委宣傳部 作者:本史巫果 發布時間:2024-02-19 10:26:20

        自從事人民調解工作17年來,他總結出“情理法”相結合的調解模式,巧妙運用4步調解工作法,探索出“1、2、3、3+X”調解機制,調處各類矛盾糾紛7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8%,無一起民事糾紛轉化為刑事案件,足跡遍布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程達10多萬公里,為維護社會穩定,確保一方平安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就是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優秀人民調解員、德高望重的彝族“德古”俄西典羅。

        image.png

        (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俄西典羅  本史巫果攝)

        俄西典羅,曾先后榮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四川省一級人民調解員、四川省法制建設先進工作者、樂山市“爭先創優”優秀司法所長、樂山市社區矯正先進工作者、樂山市二級人民調解員、馬邊彝族自治縣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他帶領的民建司法所被創建為省級規范化司法所、市縣兩級“楓橋司法所”,獲縣級維護社會穩定先進集體稱號。這是各級司法部門對他本人和他帶領團隊的褒揚和肯定。

        image.png

        (正在工作中的俄西典羅  本史巫果攝)

        “有事就找典羅所長!”一句廣泛流傳在“山水彝鄉?秀美馬邊”2304平方公里廣闊土地上的口頭禪,則充分體現了當地黨委、政府和廣大老百姓對他的信任與信賴。

        俄西典羅,男,彝族,1969年5月生于原馬邊縣雪口山鄉李家山村,畢業于中共四川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大專學歷,中共黨員。1987參加工作,曾先后在原溫水凼鄉、雪口山鄉、下溪鄉和大竹堡鄉、榮丁鎮、民建鎮及自治縣司法局等鄉(鎮)、部門工作,任過副鄉長、副鎮長、副書記、鄉長、司法所所長等職務。現任民建司法所負責人、民建鎮調解委員會副主任、一級主任科員。他是從父親到兒子三代從法世家的第二代法律工作者。

        學法用法  當好懂法人

        “我于 2006年9月開始,任民建鎮群眾工作辦主任兼司法助理員,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過硬的法律知識就無法駕馭人民調解工作,必須用法律法規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半路出家從事法律工作的俄西典羅說。

        在工作中,他邊學邊干,向書本學、向媒體學、向身邊的行家學,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鉆研法律知識。先后學習了民法通則、婚姻法、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民事訴訟法、人民調解法、社區矯正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和人民調解的技能技巧。2016年12月,參加四川省司法廳舉辦的社區矯正業務培訓;2022年7月,參加四川省司法廳舉辦的全省鄉村人民調解員提能培訓班,獲得四川司法警官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利用四川普法等微信公眾號,積極參加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法活動。他一直像一塊海綿一樣,吮吸著常用的法律法規知識,不斷充電賦能,提高本領。通過不斷學習積累,真正成為一名尊法、守法、學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明白人。

        爭先創優  當好帶頭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民建司法所所長,俄西典羅,時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充分發揮著示范引領作用。

        image.png

        (召集司法所工作人員安排部署工作 本史巫果攝)

        他建立健全并制作上墻了司法所工作職責、司法所所長職責、司法所社區矯正工作職責、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工作職責和“三色預警”制度、聯席會議制度、限時辦結制度等,做到政務公開、職責分明。

        他加強硬件設施建設,爭取資金不斷改善辦公條件。建起了遠程視頻會見室,全省范圍內的監獄服刑罪犯與家屬可在司法所視頻會見室通過視頻會見,近兩年,成功會見506人次,為罪犯家屬減少會見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直接節約20余萬元。指導民建鎮11個村(社區)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務站,做到有機構、有人員、有場地。

        依托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法律咨詢;指導各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每月排查矛盾糾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指導各村(社區)網格員對社區矯正對象、安置幫教對象實行每月定期走訪,做到不脫管、不漏管。

        在他的直接領導之下,民建司法所成功創建為省級規范化司法所、市縣兩級“楓橋司法所”;他本人于2011年12月被樂山市司法局評為樂山市“爭先創優”優秀司法所長。

        維護權益  當好代理人

        俄西典羅說:“為低保戶、脫貧戶、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農民工、低收入者等特殊困難群體,免費提供法律援助,當好代理人,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做到應援盡援,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我們法律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據了解,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期間,被告曲某某先后向原告王某某借款47000.00元,約定的還款期滿后,被告仍未歸還。原告多次催收未果,請求法律援助中心予以援助。俄西典羅受指派代理原告向馬邊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判令由被告曲某某償還原告王某某借款47000.00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幫助原告收回了借款。

        2018年5月6日,原告李某被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雙龍埂110KV變電站高壓電擊傷,送至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四川省總隊醫院住院治療,產生了巨額醫療等費用。相關賠償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原告李某找到法律援助中心,請求提供法律援助,俄西典羅受指派代理原告,向馬邊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縣、市兩級法院庭審,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樂山供電公司向原告李某賠償醫療費、后續治療費、傷殘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共計291251.23元,維護了原告的合法權益。

        image.png

        (2021年8月,俄西典羅為被代理的當事人現場兌現賠償款 受訪者提供)

        據悉,經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俄西典羅先后共計代理原告起訴126件、代理被告應訴2件。他盡職盡責當好原告、被告等特殊困難群體的代理人,全力以赴,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公平正義,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共勝訴123件,為當事人減少律師費70余萬元。代書起訴狀、應訴狀、強制執行申請書、協議、合同等各種法律文書共計186件,為廣大群眾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化解糾紛  當好調解員

        采取多種措施,化解矛盾糾紛,上為黨委政府分憂,下為人民群眾解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一方平安,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為建設平安馬邊貢獻一份力量,是俄西典羅最大的心愿。

        在化解矛盾糾紛中,俄西典羅總結出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的“情理法”相結合的調解模式,即在情感上,最大程度與雙方產生共鳴;在理念上,堅持調解原則,強化公平正義;在法律上,突出不偏不倚、普法釋理。

        面對復雜的案情,他巧妙利用“分析案情,研判案件爭議焦點;及時溝通,耐心傾聽,疏導雙方情緒;明辨是非,精準普法釋理;運用法律與習俗相結合,破解雙方心結”4步調解工作法,最大限度促進矛盾糾紛的實質性化解,促進案結事了、握手言和。

        image.png

        (2020年1月,俄西典羅在民建鎮光明社區調解土地糾紛  受訪者提供)

        同時,針對少數民族地區人民調解工作的實際情況,還探索出了“1、2、3、3+X”的調解機制。其中,“1”是以“人民調解”替代法律訴訟,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第一道防線;“2”是將當事人雙方分開,采取“背對背”調解;“3”設立人民調解分村(社區)、鄉(鎮)、縣三級調解制,使矛盾糾紛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社區)、疑難問題不出鄉(鎮);“3+X”是整合多種資源,成立以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員、村(社區)干部、網格員為主體的人民調解員隊伍和彝族民間“德古”等志愿者調解隊伍,實現專兼職調解相結合,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2021年5月,馬邊三河口開往縣城的客車在蘇壩發生交通事故,車上21名乘客不同程度受傷,其中一名搶救無效死亡。事故發生后,死(傷)者家屬上百人聚集在縣人民醫院,要求當場處理。在這關鍵時刻,俄西典羅接到自治縣維穩辦的指令,及時趕到現場,引用相關法律條款,通過10多個小時的調解,一百多人被勸回。他趁熱打鐵,立即組織交警、保險和運輸等多部門聯合調處,經過一天一夜的協商,終于達成調解協議,及時有效化解了矛盾。

        image.png

         (2022年3月,俄西典羅成功化解一起群體性合同糾紛 受訪者提供)

        “一馬邊籍農民工在江西省定南縣務工死亡,其家屬組織70余人在江西省定南縣上訪,領導要求派出工作組前往協調處理,縣領導點名要求你一同前往,你身體是否允許?”2023年3月1日深夜,俄西典羅在睡夢中被單位電話叫醒。考慮到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上訪人數眾多,事態相當嚴重,便立即答應前往承擔協調重任。通過六天六夜耐心細致的協調,3月8日,與廠方圓滿達成協議,并將死者骨灰盒和70余人一并帶回馬邊,維護了全國兩會期間的社會穩定,受到了定南縣人民政府和馬邊當事人的肯定。事后,定南縣人民政府給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發來了感謝信。

        2021年3月,俄西典羅成功化解一起村民在電站死亡賠償糾紛。2021年5月,成功化解一起時隔20年的假肢費賠償糾紛;當月,又協助云南省西雙版納監獄成功理一起罪犯在監病亡善后事宜。2022年3月,成功化解一起群體性合同糾紛。2023年6月,成功化解一起跨省借貸糾紛;同月,受縣委政法委委派到重慶市彭水縣成功協助處理一起工亡糾紛……類似的事例,舉不勝舉。

        image.png

        (2023年6月,在重慶市彭水縣調解馬邊籍農民工工亡糾紛  受訪者提供)

        從事人民調解工作17年來,俄西典羅先后到過重慶、陜西、內蒙古、廣東、江西、云南、貴州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程達10余萬公里,共調解案件706件,調解成功率98%以上,無一例因調解不當而引起上訪,無一起民事糾紛轉化為刑事案件。依法為農民工維權,討回農民工工資42人次、300余萬元;參與工傷工亡維權36件,討回維權資金1800余萬元。2010年5月,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2020年9月,被樂山市司法局評為“二級人民調解員”;2023年10月,被四川省司法廳、四川省人民調解協會評為“一級人民調解員”。

        法制建設  當好宣傳員

        “結婚自由,離婚自由,不能借婚姻收取高額聘金、禮金;提倡勤儉節約,厚養薄葬,反對鋪張浪費;敬老愛親,鄰里和睦相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煙峰鎮煙峰社區彝家新寨法治宣講會上,俄西典羅用彝漢雙語向彝族村民們講解法律知識。這是他開展普法宣傳的一個縮影。

        image.png

        (2022年10月,俄西典羅到高卓營鄉宣講移風易俗  受訪者提供)

        寒來暑往,十余年如一日,俄西典羅借“五五”“六五”“七五”“八五”普法之機,深入全縣各鄉(鎮)和民建鎮11個村(社區)開展法律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寺廟、進企業、進單位的“法律七進”活動,將法律知識送到群眾家門口和田間地頭,利用壩壩會、彝鄉夜話、黨員心學、干部夜學、村村響大喇叭等方式,向全縣彝漢苗各族群眾廣泛宣傳婚姻法、土地承包法、合同法、馬邊彝族自治縣自治條例、馬邊彝族自治縣移風易俗條例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并用群眾身邊的典型案例,以案釋法,讓群眾當法律明白人,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加強鄉村治理工作,他指導完善村(居)規民約,引導村(居)民委員會建立德治、法治相結合的自治體系,建設文明鄉風。做好“一村一法律顧問”法治隊伍建設,培育轄區內法律明白人68位,為老百姓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協助相關部門實施雪亮工程和天網工程建設,做好鄉村監控,守護好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image.png

        (俄西典羅被評為“四川省法制建設先進人物” 受訪者提供)

        2009年12月,他被四川省法制建設領導小組評為“四川省法制建設先進人物”。

        社區矯正  當好幫教員

        “在監外執行期間,非常感謝得到了你們司法所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幫助,在接下來的監獄服刑期間,我將認罪認罰,積極改造,爭取早日回歸社會。”這是一名因懷孕暫予監外執行的社區矯正對象對俄西典羅表達的感激之情。

        2021年4月,俄西典羅組織轄區內社區矯正對象到馬邊烈士陵園開展“學黨史、知黨恩、強信念”思想教育,帶領矯正對象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奏唱國歌,向烈士默哀,講述馬邊平息叛亂革命歷史和烈士們的英勇事跡,引導矯正對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直面錯誤,以向善向上的信念指導人生。矯正對象紛紛表示,一定珍惜矯正機會,心存感恩,以實際行動重塑美好人生,努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image.png

        (2023年10月,俄西典羅走訪社區矯正對象 受訪者提供)

        據悉,自開展社區矯正以來,民建司法所共接收社區矯正對象460余人,目前在冊84人。俄西典羅等司法所工作人員,利用微信、科技等手段,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實時監控;安裝在矯通,堅持每天打卡;根據社區矯正相關規定,每周進行一次信息化核查,每月集中開展一次教育學習、一次公益活動。矯正期間,銜接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讓3名未成年人完成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推薦就業32人次,協助辦理個體工商戶6人次,協調解決臨時困難補助4人次共6000元,銜接解決低保12戶。無脫管、漏管現象,社區矯正對象重新犯罪率為零,解除矯正后回歸社會反映良好。2018年3月,俄西典羅被樂山市司法局評為2017年度全市社區矯正工作先進個人。

        “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戒驕戒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一心為人民服務,做好人民調解事業,為確保一方平安作出積極的貢獻。”這是年近55歲的俄西典羅對今后的奮斗目標和人生追求。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川市| 莎车县| 镇沅| 南城县| 拜泉县| 泸水县| 泗阳县| 达孜县| 海晏县| 故城县| 泰州市| 明光市| 永康市| 平江县| 长沙市| 江永县| 广丰县| 庆元县| 如东县| 正镶白旗| 新源县| 河津市| 太保市| 合作市| 三亚市| 荆州市| 准格尔旗| 洪洞县| 太保市| 南丰县| 连山| 桂阳县| 高平市| 沂源县| 安宁市| 涞源县| 项城市| 耒阳市| 郸城县| 璧山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