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靈成長

        ----努力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來源: 作者:林莉 發布時間:2021-10-25 16:59:54

        學生的心靈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種下一粒健康的種子,就會長出一棵參天大樹。每個小學生的心靈世界中都有自己獨特的喜怒哀樂、興趣愛好和理想追求。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更要關注他們的心靈成長。心理健康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靈成長。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而應該扎扎實實地落實行動上,學校要以師為根,以生為本,一切從“心”開始,讓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在學科教學、班主任工作、各項教育活動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時,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征,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基點,以趣味性、活動性為基本特色。2018年我們學校成立了心理健康室,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位心理咨詢教師,我見證了心理健康室的成長,看見了學校所作出的努力,也欣喜地發現有著心理問題的孩子們細微的變化。下面我就把這些年我們學校,老師們所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總結一下:

        校園文化的建設沁人心脾,深入人心。作為百年老校的彭山一小,雖然空間狹小,但是近年來在校長的帶領下,擠出資金努力打造小而精的校園文化。學校的文化長廊及宣傳櫥窗,是學生們“露一手”的舞臺;教學樓上的各式宣傳標語,是學生們熏陶心靈窗口;教室里的黑板報,是學生們展示風采的基地;走廊上的名人名言,是學生們走近科學的殿堂;自來水龍頭旁、垃圾箱前、樓梯口上的溫馨提示,是學生們自己的心語;每學年開學學校門口的橫幅,“歡迎新同學入學,歡迎同學返校”,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家”一般的溫暖……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溫謦的育人環境,讓學生的心靈得到了美的陶冶,使他們的心理得到了和諧的發展。

        搭建和諧師生關系,實現教育的人性化。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以實現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離近了,才能讓空間距離拉近。為此學校一方面積極開展和諧校園的創建,努力建立新型的師師、師生、生生關系,另一方面又積極開展諸如“師德師風建設系列教育活動”等,以提升全體教師都能在新課程背景下“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自覺性。老師應主動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給學生更多的理解和愛。如果發現學生有不良情緒,一定要及時個別談心,弄清原因,采取恰當的方法來幫助解決。

        例如:今年九月,我又下來帶一年級的小朋友,報名的那天,有一個孩子遲遲沒來報名,后來有一個瘦瘦弱弱的小男生顫顫巍巍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在媽媽的幫助下好不容易說出了自己的名字,但是眼里已經滿含淚水。多方了解才知道孩子從小嬌慣,父母教育方式也不合適,在幼兒園里就養成了極度懶惰的性格。所以到現在正式讀一年級完全無法適應。我和我的班主任在了解孩子情況后,立即找家長進行溝通,在學校老師給與他無盡的關懷,孩子們對他關心備至……經過一個多月的共同努力,孩子從以前的進學校就哭鬧,不動筆不動口變成偶爾出教室,能夠較安靜的上課,不影響同學們學習的孩子了。看著孩子的進步我們覺得付出是值得的。

        特色活動促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只有貼近學生實際,談論與學生關系密切、學生最想了解的話題,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輔導作用。為此學校專門設立了“知心姐姐信箱”,周一到周五中午心理健康室都為孩子們開放,方便有心理壓力的孩子傾訴。每學期學校都會為孩子們請專家講座,包括心理疾病,性教育,衛生防疫等。孩子們受益匪淺。

        教學中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在學科教學中以學科知識為載體,全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通過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學活動和學科知識成為有助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載體。在教學內容中尋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新課程標準就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小組討論方式,讓學生共同總結出答案。這種教學方式就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了合群教育。只是學生雖然和同學合作了,自己卻可能并未意識到這樣得出的答案其實是群策群力的結果,所以教師要適時指出,個人做不到的事,憑借集體的力量有時輕松就可以完成。這就是集體的力量,我們每個同學都該使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當然還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評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近幾年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吝嗇語言評價,大多以商量的口吻,鼓勵的語氣,啟發式的詢問,而且多年來我校教師堅持在填寫學生素質教育發展報告單時,只表揚優點、以極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學生的缺點,并鼓勵學生改正,就避免了對學生的傷害,幫助學生樹立了學習信心,這一點,就做到了在教學評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合作構建和諧有效平臺。“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是我校家校結合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步伐和家長學校向縱深發展步伐的一項新舉措。對一些特殊學生建立了心理檔案,以便及時了解、跟蹤、疏導、把握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好地挖掘他們的心理潛能。家庭與學校相結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研究的內涵。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長學校培訓內容,先后多次邀請心理輔導專業人士向家長傳授心理輔導的理念、內容和方法,開展多種形式的家校聯誼活動,每學期我們學校微信推送《心海護航》,專門為四、五、六年級的孩子們開展“心理測評,紅十字會等心理專家到校作講座,青春期教育等。走進彼此心靈,共育一代新人。

        總之,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師潛移默化,用自己的愛與真誠感化學生。我們要持續關注這些需要幫助和呵護的孩子,讓他們在老師愛的陽光沐浴下健康茁壯成長。

        走進孩子的心靈,我們不但要做好孩子成長路上知識的傳播者,更要做好他們心靈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多關注他們的精神生活,關注他們的心靈成長!

        (林莉)


        責任編輯:楊雪嬌

        本網站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對網站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顧問團.

        四 川 法 制 網 ·法藝文化傳媒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丰县| 绥滨县| 湘西| 无极县| 屏边| 亚东县| 商水县| 河西区| 同仁县| 濉溪县| 大方县| 伊宁市| 柏乡县| 宁化县| 崇阳县| 韶山市| 仁寿县| 儋州市| 古蔺县| 孝感市| 桂阳县| 茌平县| 闸北区| 大名县| 云南省| 松滋市| 辽中县| 临桂县| 潜山县| 贞丰县| 宝清县| 汉源县| 长子县| 鹤壁市| 东莞市| 平罗县| 崇文区| 西乌珠穆沁旗| 衡水市| 长泰县|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