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四川眉山,多家電影院仍在熱映國慶期間大火的電影《長津湖》,第九兵團15萬將士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在冰封雪裹的長津湖畔展開戰斗。嚴寒之下,一排排志愿軍戰士為堅守陣地,長眠于漫山冰雪中,成為了一座座不朽的豐碑。
長津湖是個地名,那一戰,我們團的一營二連100多個戰士凍死在雪地里……” 在距眉山其中一家影院幾公里之外的小區內,96歲的文玉祥老人摩挲著一本《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二十軍抗美援朝英模紀念集》喃喃自語,他的熱血、苦難、追思,都在這本紀念集里:那見人就炸的美國飛機,那冰雪皚皚、深入骨髓的冷,那凍成石頭、需要用胸口捂熱才能啃下的土豆,那與冰雪融為一體的戰友的尸體……
這段時間播出的《長津湖》再收視高潮,在這驚人的票房背后,是人們對于英雄和民族脊梁的崇拜和敬畏。有網友認為這是在消費那些為國犧牲的英雄先烈,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有失偏頗,英雄固然令人肅然起敬,也更應為人們所銘記。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光,也有陰影。
在這個高速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信息爆炸,信息碎片化,,帶來巨大信息紅利的同時,也催生了快餐文化,甚至是娛樂至上的觀念。鋪天蓋地的各種嘩眾取寵的新聞,內容低俗的小視頻,道德滑坡的一些網紅博主,以及一些查毒青少年的失德明星。飯圈亂象層出不窮。這些在無形中傳遞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娛樂至上的思想。當人們沉溺于短暫的娛樂享受,不思進取,貪圖享樂,人浮于事,一時的精神狂歡又真能彌補那顆空虛的內心嗎?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一個偉大的民族,總會把關愛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偉大的政黨,總會敞開熱情的懷抱迎接青年。
康德有言;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心的道德準則。如果竭盡自己最大努力仍然還是一無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誠如沉睡的寶石一樣,自身就發射著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內就具有價值。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贊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魯迅先生對于青年人的寄語,時至今日,仍讓人醍醐灌頂,如夢初醒。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在的,未來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新天。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21世紀中業,我國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那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將高度發展,國際局勢變幻莫測,在這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時期,更應加強思想引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培養崇高理想信念,大力弘揚社會正能量,激濁揚清,養浩然正氣。(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