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處的大山里,野梨花悄然綻放出雪白的花蕾,成片成片的美不勝收。山腰處稀稀拉拉佇立著幾棟民房,靜謐極了。若不是偶爾飄散著幾縷炊煙,很難想象還有人在這兒生活。這里隸屬于涼山,我是這驕陽之下逐夢成長的少年。
我是一名彝族少年郎,我的祖祖輩輩扎根在這里,繁衍生息。大自然給與我們肥沃的土地,可時光變遷肥沃的土地變得貧瘠再也不能提供給我們生存的資糧。青壯力走出大山,背井離鄉(xiāng)。這里滋生出了數(shù)以萬計的留守兒童。他們因為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缺乏關愛.呵護,有的孩子思想高于一般人他們樂觀堅強,懂事坦蕩;有的性格內向,不善言談。我本是他們中的一人,幸運的是我是前者。
哭泣之后學會了成長。在小時候,我的父母還不曾外出務工,只是在附近的鎮(zhèn)子上工作。他們總是很早就外出了,然后很晚回家。有時會隔幾天才回家,但還是能常常見到他們。有一日他們出去工作我實在是想念他們就跑到親戚家去借著手機給他們通話,明明是說好了的當天一定會回來的。等我回到家才驀然發(fā)現(xiàn)我沒有帶鑰匙,我心想著"他們晚上就回來了,等等就好了,等等就好了....“可我從白天等到黑夜都沒有聽見開門的聲音...夜晚冷極了,我一直坐在院子里,我摸索著全身找著了一個打火機,可他就是打不著火,當時眼淚就忍不住掉了下來。后來是奶奶打著手電將我?guī)У搅硕寮遥且煌砭湍窃谖兴恕=涍^那一天,我長大了一點。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帶我長大一點,父母覺得在家掙不著錢了就商量著外出務工了。后來我就一直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在山腰奶奶躬耕著幾塊田地,種些番薯,土豆,玉米等谷物。她說,那時候我還小啥也不能做她還得做農活還得照顧我,累極了。如今奶奶的身子愈發(fā)的佝僂,頭發(fā)也是斑白一片,時光不饒人,,,,在我的腦海里,父母的音容笑貌總是有些模糊。他們總是忙碌的,好像有著做不完的工作在等著他們。春節(jié)來臨的時候總是讓人期待,只有在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抽空回家團圓。年關將近,山里早已下起鵝毛大雪。這皚皚白雪給涼山換了銀裝,我家院子里還有棵柿子樹,滿樹的柿子就像一個個紅燈籠給院子添上了幾分喜慶。每每除夕前夕,他們才趕上舊年的尾巴回了家。除夕夜闔家歡樂,吃著團圓飯,看著春晚這才有了家的味道。可美好的東西總是容易流逝,春節(jié)過后打工族開始陸續(xù)外出。這時候若是起得早能在窗子邊看見那些大人們拎著些大大小小的包,又開始新一年的勞作。那時候我總在想,什么時候他們才能停下忙碌的腳步,什么時候會有外面的人如他們一般涌入涼山。
因為父母常年在外,涼山的孩子大都從入學開始就寄宿在學校了。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的的孩子大都調皮,時常打架。后來奶奶的突然離世給了我沉重一擊。那段時間里我變得沉默,時常一個人哭泣,還常常和同學打架。我開始厭學甚至有些埋怨父母。那時本以為情況會一直壞下去,可我的老師卻突然走進了我的生活,將我從那腐朽的日子里拯救了出來。每次周末老師帶著我去”兒童之家“教我唱歌,繪畫,書法,陪著我一起做活動。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與快樂,老師讓我每周都能與父母通話,,,很幸運,能夠遇到我的老師。后來,我還曾了解到老師是來志愿支教的。當時我不太能理解那是什么含意,可后來當我見識過城市的繁華才明白我的老師是多么的偉大,我想成為他那樣的人。
......
燈光沒收了黑暗;學習沒收了無知;時光沒收了我的童年;工作沒收了父母的陪伴。我們錯過了體驗父母關愛的年紀,父母錯過了陪我們成長的機會。留守兒童,何其不幸。幸運的是還曾有人守望他們的成長,呵護他們稚嫩的夢想。
童年的我終究逝去,少年的我于驕陽之下追逐夢想,不曾留有遺憾。 (覃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