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的太陽在黑暗中緩緩現身的那一刻,注定是光明的到來,世界明亮,萬物復蘇,這就是暖暖陽光的力量!可曾想這暖暖陽光的力量就圍繞在你的身旁!
------題記
時光飛逝,現在的你是不是又上升了一級,逐漸向20歲靠近,漸漸意識身為大學生的自己改做點什么有成就感的事情,來填補自己焦躁而空洞的心?;仡櫷?,留下的是印刻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接納自己!悅納真我!或許你常聽到這類哲言,但你會說,這個道理我懂啊,可是,為什么對我沒有用?因為他們有一個前提,你首先得看到自己。嘈雜的鬧市,或許有時讓你無法平靜于心;關系復雜的校園,或許是人生人際關系的新開始;激烈的就業競爭,或許讓你沒有了方向感;錯綜復雜的生活瑣事,或許令你頭暈腦脹;戀愛與學業及校園活動的糾結選擇,或許讓你顧此失彼,一系列主觀與客觀情況讓內心柔弱的你一時間無法應對而輾轉反側。所有事件都匆忙擁現在你的眼前,一時間讓你不知所措,甚至前方的路白茫茫一片沒有盡頭,你開始懷疑自己了。其實這就是目前大部分大學生的普偏心理。
焦慮,作為人類最基本的情緒,有它自己的特殊意義。當我們感受到局限的時候,焦慮就會產生,這時,我們可以通過焦慮,發現人生的局限性,然后或者繞過他,或者化解他,或者超越他……,相反,一旦我們消除了焦慮,也就毀掉了這樣的機會,因為焦慮會迫使我們前進,發現我們無窮的能力。譬如,為了逃避焦慮,一個男子可能會發展出“反恐怖行為”,面臨一些挑戰的時候,他勢必會焦慮。焦慮令他對自己說絕對不能軟弱,于是這個會成為一個看似極其大無畏的男子漢,無論什么場合都表現得絲毫沒有畏懼和軟弱。也就是說,他看上去沒有絲毫的畏懼了,容易令人崇拜,但雷娜·卡斯特會警告你,不要靠近這樣的男人,因為他們的英勇缺乏夸人,他們絕對不能容忍自己的柔軟,同時也絕對不能容忍別人的軟弱,當看到你膽怯,害羞時,他們會給予無情的嘲諷,這時他們看似不能容忍別人的膽怯打,但實際上,他們是懼怕別人的軟弱,會喚醒他們膽怯的一面。同時,從這一點而言,麻木而有它的道理,因為永遠焦慮的滋味的確不好受,所以許許多多的人寧愿變成一個簡單的人,恪守著一些最簡單的道理,從而獲得夢寐以求的安寧。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但相對而言,那種不惜一切代價抵制焦慮的信念,無異于宣稱我們沒有受到任何威脅或不想受到任何威脅,但如果我們承認那種威脅,就能使拯救的手段得到發展。
任何真切而純粹的情緒感受和體驗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假若你學會靈敏捕捉并坦然接受它們,那么你就會獲得不可思議的成長。所以說,真純的情緒、感受和體驗都是“心靈的兵器”。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的關系決定了這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這是臨床心理學的一個基本理念,用我的話概括來說就是:問題,在關系中產生。不過總會有例外,我們總能見到一些特殊的人,他們的童年非常非常的悲慘,但他們卻擁有很健康的心靈。陰影和光明一樣,都是我們的生命,如果逃避,我們就損失了一部分自我和力量,如果面對并整合陰影,陰影就會變成我們人生的財富。你能做到的就是從你自己開始,將你自己的苦難轉化為你的催化劑。如果能在第一時間接受真相的人,都會特別有判斷力,尊重你自己的感覺,接受你自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擺脫這種讓人束手無策的感覺。
我們想象著自己像建造中的摩天大廈直沖云霄,而不是像毛毛蟲蛻變成為蝴蝶。一次生命,是心靈不斷成長的過程。只是對于心靈的轉變,我們長期混沌狀態,不知自己已進入了一個新的人生階段。這時,我們就需要一個儀式來提醒自己,甚至引導自己的轉變。歸來吧,一是心靈的成長并非是一個抽象的過程,我們需要一些具體的儀式來呼應心靈成長的節拍,也就是心靈需要一個“瓦爾登湖”。當舉動是出自想象和情感而不僅僅是物質世界的需要時,它都可以成為某種儀式,你照看菜園可以是因為需要蔬菜,但也可以是想和密聯系;你把房間弄得整潔漂亮,可以是一種習慣,但也可以是為了心靈的安寧。
生命遠非人智所及,它有偉大的孤寂中誕生,只有從痛苦中才能觸及,只有困厄與苦難才能使心眼打開,看到那不為他人所知的一切。所以擁抱你的痛苦,這是成為你自己的信心之路,展現出真正的你?。?/span>易妙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