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問我小時候的記憶是什么,那一定是爺爺奶奶。
你是留守兒童嗎?你了解留守兒童嗎?你知道留守兒童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嗎?陪伴。留守兒童這個詞匯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因為從小我就是一個留守兒童,爸爸媽媽在我跟弟弟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了,留下了我和弟弟,還有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留守的時光是那么的長,也是那么的難熬,到現在也還沒熬出頭,小時候很討厭爸爸媽媽,別人也總是問我們想不想自己的爸爸媽媽呀,我跟弟弟的回答都是“不想”,可我們真的是不想嗎,我們只是在埋怨他們,為什么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在身邊,為什么他們每天都有爸爸媽媽接送上下學,為什么我和弟弟每天只能自己走去學校,放學再一起走回來?雖然心里對爸爸媽媽充滿了“恨意”,但也從來沒對他們說起過。
記得小時候上幼兒園,報名第一天是爺爺送我去的,第二天就是我自己跟著對面的大哥哥姐姐們一起去的。上幼兒園是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老師,她每天都笑瞇瞇的望著我們,我們也笑瞇瞇的回望著她。還記得我的家方向跟老師家方向的一樣的,有時候放學我也會跟老師一起走回去,老師經常對我說“你奶奶好會打扮呀,每天你跟你弟弟都穿的干干凈凈的”當時心里還覺得好開心,但長大了再回想,那是缺少媽媽的陪伴。上了小學,我也擔起了姐姐的責任,開始照顧比自己小的弟弟,每次放學都給他背書包,路上的人都認識我們了,每次都會開玩笑說,“你姐姐對你真好,每天都給你背書包,以后你可要對你姐姐好喲……”
在我印象中,有一段時間我跟弟弟終于不是留守兒童了,那是因為爸爸媽媽回來翻修我們的房子,那幾個月在家,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很開心,我也終于體會到有爸爸媽媽在身邊是什么感覺了。有一天放學,我照常走回家,遠遠望去,那個騎摩托車的人好像我的爸爸呀,我心里特別激動,但經歷了很多次失望之后,我有點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想了,直到車停在我面前,我才回過神來,真的是爸爸來接我了,我爬上摩托車,扯著爸爸的衣服,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時間像是夕陽下被拉長的樹的影子一樣,給人越來越多的錯覺,接著夕陽落山,影子突然消失,就這樣我的小學時光也伴隨影子消失了,我也回到了留守的生活。
上了中學,越來越不愿向別人提起我是留守兒童的事,只是看著別人一家和樂融融,心里越來越自卑,在學校里,我成為了一個早熟的孩子,不愛說話,也不愛參與活動,老師找我談過話,了解了一些情況,后來慢慢的我融入到了班級里,也愿意跟別人一起玩了,原本屬于那個年紀的笑容又回到了我的臉上。記的在學校過的第一個生日是我的班主任給我準備的,給我買了蛋糕,還送了一本書給我,第一次那么多人陪我一起過生日,還有點點不太適應,因為這種事在以前是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以前的生日那天,奶奶早上會給我煮兩個雞蛋,然后晚上給我們弄好吃的,生日就這樣過啦。
留守生活最尷尬的那段時期是我上高中,弟弟也要在鎮上去上學,但是鎮上離我們家很遠,所以每天早上我們要去別人家,搭別人的順風車,每次問人家可不可以順帶坐一下車都特別不好意思,難開口,但是沒有辦法,而且有時候別人做工的地方跟我們上學的地方是不同的方向,我跟弟弟就只能早起一個小時,然后走去學校,后來學校可以住宿了,我跟弟弟又開始了學校住宿的生活,尷尬的搭車生活也就沒有了。另一件尷尬的事是開家長會,可能對于很多人來說家長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并且很多人還不希望自己的家長去參加家長會,但是對于留守孩子來說,父母能去參加一次家長會就很不錯了。從小學到高中,沒有一次家長會爸爸媽媽出席過,爺爺奶奶也忙于家里的農活,所以每次的家長會我都沒有家長到,說來也心酸,但是越長大也就越理解爸爸媽媽了,從小時候他們每次出門都會大哭到后來努力憋住眼淚,叮囑他們到了要給自己打電話,可能我真的長大了吧。
到現在,如果你問我的愿望是什么?那我肯定會說希望爸爸媽媽的身體一直健康,希望社會給予留守孩子更多的關注與幫助,也希望他們能永遠保持純潔的心,最后希望他們都夢想成真。(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