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守護心理健康,共同譜寫美好人生

        來源: 作者:袁玉梅 發布時間:2021-10-31 08:51:30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年聯合發布一組令人震驚的消息,全球12億10-19歲青少年群體中,大約20%存在健康問題,也就是大約5個青少年中就有1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青少年時期是學生發育成長的關鍵時期。心理問題已經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因心理問題在社會中產生極端事件發生率也很高。在青少年時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若是產生不良心理,將會影響一生,它對青少年的心理產生直觀的影響,在成長中的過往經歷將陪伴一生,影響嚴重的學生也會對社會造成隱患。如果在青少年時期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健康的心理,在學生遭遇不幸時可以排解,培養學生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也可避免將來發生的極端事件。當前造成青少年不良心理主要是家庭原因、學校原因和社會大環境影響。本文就從這幾個方面闡述青少年心理問題成因以及對策,以期能夠共同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從多個方面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避免不良心理狀態的形成,從極小處預防犯罪心理的產生。

        一、青少年心理問題分析

        青少年時期正是樹立三觀的重要時期,對孩子的一生影響至關重要。在此階段學生不僅要完成學業也要完成心理上的轉變。在面對學習時,厭學情緒是最大的問題,學習自身本就有難度,學生缺乏迎難而上的勇氣,在面對困難時總是選擇性退縮;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在學生心中沒有分量;導致學生學習行為懶散,產生厭學情緒。厭學情緒不僅發生在不愿意學習的孩子身上,也發生在那些優等生的身上,在某一時期難以提起對學習的興趣,感覺不到學習的意義以及學習的快樂,這樣每天上學就促使學生更加焦慮。還有就是考試焦慮,學生面對考試不能以正常心態面對,產生極端情緒,導致在考試中難以發揮正常水平,情緒不穩定導致學生不能保持穩定的成績,陷入惡性循環中。青少年正是心理發生轉變的關鍵時期,這些轉變過程中的一系列情緒和壓力導致學生不會轉變的話,就會產生自己難以管理的負面情緒。青少年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主要有情緒不穩定恐懼、抑郁、焦慮、憤怒、羞怯等。在人際交往方面,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夠與他人融洽相處,在交往中能勇于表達自己并能保持自己的想法;在自我方面,善于正確地評價自己,并能通過別人來認識自己,能夠愉悅地接納自己,避免出現消極想法,出現人際關系問題的學生通常難以正確認識和處理和教師以及同學的關系。這類學生又是極度敏感的,經常在別人的某一小動作中感受到敵意,難以將心扉打開,難以融入集體。最終發展到了孤獨、焦慮、抑郁、偏執、敵對等不良心理。跟父母的溝通也越來越少,導致家長也無法正常跟孩子溝通,或專制式的家庭幾乎是不給孩子話語權,一切由父母掌控,造成學生獨立性差,自卑,不會大膽表達自己。易造成孩子孤僻、反社會的性格。

        二、青少年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分析

        造成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發展。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父母的文化素養、家庭氛圍、經濟狀況、道德行為等都會對孩子的生活產生極顯著影響,特別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影響學生最深刻,極端的教育方式很容易造成學生心理不健康,不可縱容也不可太過壓制。過于驕縱的孩子行為難以約束,放浪不羈,缺乏敬畏之心,容易自滿。而在氛圍壓抑家庭長大的孩子,就總是畏手畏腳,對待生活缺乏勇氣,很容易被生活中一點點小事打敗,難以建立自信心,總感覺自己游離在這個世界之外。家長需要從正確的角度引領孩子心理健康成長,心理健康如果不被重視,就像幼苗缺少陽光,無法茁壯成長。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精神關懷,讓他們的世界充滿陽光。二是學校影響,學習問題主要是由學校教育體制、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形成的。若是只注重學生的成績高低而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會導致學生對待學習過度用力,難以用平常心面對學習成績。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特別的個體,不一定所有人都擅長學習,但他們各有閃光點,發現學生的長處和優勢 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豐富多姿的人生。三是社會環境的影響,隨著現代社會快速更迭,青少年不得不面對入學、社會適應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這導致了青少年學生產生極度緊張的心理壓力。此外,自媒體和游戲網絡管理不到位,許多商家出于利益驅動、縱容、拉攏、誘導青年學生,從而對正處于建立良好心理階段的青少年形成不良影響。

        三、應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是加強對學校教育的指導和管理。毫無疑問,學校是青少年成長中花時間最多的地方。事實上,學校對培養合法公民負有責任。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采取有效的方法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多關注有問題的學生。根據每個學生的特性,多和學生交流,防止學生犯罪人格的初生。第二,提高教師的能力和素質。從學校教師的角度來看,提高教師師德和教學能力也是防止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有效措施。在學校里,教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領者,對學生在各個方面都有教育和指導。教師和學校共同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氛圍,并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要提高教師的能力和素質,必須從師德建設入手。注意教師的道德培訓,可以讓每個老師都有自我發展的態度,認真的教學活動,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照顧和關注,關心學生的成長,讓學生如沐春風,感受老師的個人魅力,對學生人生也能形成正確的指導。在學校里,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指導是至關重要的。

        綜上所述,優化學生的環境成長,希望能從最初的教育來遏制不良事件的發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從學校及家長的角度出發,共同為學生營造良好和諧的成長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尤其是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伴隨學生一生,給予學生面對生活磨難的勇氣。(袁玉梅

         

         


        責任編輯:劉華

        本網站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對網站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顧問團.

        四 川 法 制 網 ·法藝文化傳媒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廉江市| 临洮县| 利津县| 铜梁县| 印江| 剑阁县| 衢州市| 监利县| 格尔木市| 鄂托克旗| 濉溪县| 望江县| 芦溪县| 句容市| 余姚市| 垣曲县| 枣庄市| 多伦县| 屯门区| 贵定县| 舞钢市| 宁武县| 岐山县| 许昌市| 桃园县| 宣汉县| 金乡县| 军事| 邓州市| 福海县| 日照市| 儋州市| 容城县| 肇州县| 鹤峰县| 德庆县| 尼玛县| 札达县| 称多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