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第一立佛在哪兒嗎?它就在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龍華鎮,因為山巒疊張,森林茂密,一個幽靜而讓人鮮為人知的地方,有過“人熊一家”的故事,野生大熊貓出入,確讓這里的故事幾度上央視。
古鎮的一角,矗立著莊嚴的小鎮法庭,幾名干警守護在這里,他們正致力于創建“楓橋式法庭”,演繹著服務人民的暖心事。
茶林 “微法院”
2020年4月,新冠疫情正在好轉,復工復產是當前的主要任務,龍華法庭想盡辦法把方便留給群眾。
“喂,你好請問是龍華法庭嗎?我想立案,但不會……”4月15日,龍華法庭接到一貧困戶廖某的電話。
電話里得知,原來廖某在2018年3月份幫助黃某砍樹,約定150元/天,共12天勞務報酬1800元,經多次催收,黃某仍未支付。
接到電話后法庭干警遂想引導廖某通過“四川微法院”網上立案,但廖某不會操作智能手機。龍華法庭問明廖某當前位置,爬山涉水在“茶園”為其現場網上遞交材料,并通過初步審核后當場立案,幫助廖某完成網上繳費。
申某煩心事
5月14日,一大早,龍華法庭的電話響了,楊法官接起了電話。
“你好,法官,我老公病逝世,公婆不讓我改嫁,不準我進家,不讓我撫養孩子……”。申某在電話那邊向法官訴苦。
法官:“你不要著急,先寫一個訴狀,我們抽時間來,給你們調解一下”。
楊法官邀請司法所工作人員同前往申某家。申某公公李某說開了:“法官,不讓她進家門是有原因的,兒媳現在年輕,重新耍朋友,現在不可能白白的住我兒子的房子,況且她要是改嫁了就會重新跟著現在的夫家姓了……”。
繼承法、婚姻法是這樣說的……,楊法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員逐條普法,并話家常。
血脈親情難割舍,年幼的孩子需要母愛,也一定希望擁有爺爺奶奶的愛,三個小時后,雙方達成協議:申某的兒子隨申某生活,兩位老人、申某、長女都放棄對房屋的繼承份額,由申某的兒子一人享有該房屋的繼承權,雙方在協議上簽字。
小鎮法官解決了這家人的煩心事。
專送感謝信
5月19日,七旬老人徐某走到龍華法庭,只為送上一封感謝信。
“法官在收到書面材料后,沒有以任何理由推諉,讓人深受感動,我要親自上門感謝……”。
清明節后,徐某向法庭郵寄了封掛號信,希望法官了解情況后能及時給予幫助,幫他解決長達22年的心結---22年前的借款能追回來嗎?
1998年5月,老人徐某與朋友在飯店聚餐時認識服務員朱某。7月,朱某說她姐姐因為開美容美發店急需用錢,向徐某提出借錢以解燃眉之急。徐某取出半年省吃儉用的積蓄借給朱某,也未要求對方寫借條。隨后朱某外出務工杳無音信,老人徐某提起此事還憤憤不平。
法官了解基本情況后,到龍華鎮派出所查詢了朱某的戶籍遷移資料及身份信息。也向當地村干部了解朱某的情況,均無結果。
楊法官電話反饋了查詢情況并的方解答了民事訴訟法和民間借貸的相關規定。
雖然追回債務困難,法庭的態度讓徐某感動,寫下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贊揚了小法庭服務群眾的態度。
小鎮法庭的故事還很多……
創建“楓橋式法庭”,他們用真心服務群眾、用真情感動群眾,消除群眾的煩心事,他們正用青春熱血把楓橋精神傳承在鄉間.(丁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