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矛盾糾紛呈現出糾紛主體多元化、利益訴求復雜化、糾紛類型多樣化等特點,人民群眾對糾紛解決方式的多元需求,既需要正式的法律解決渠道,也需要個性化的“私人訂制”非訴糾紛解決方式,而以人為本的“楓橋經驗”,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敘州區法院觀音人民法庭迅速行動,初步形成“三個著手”工作思路,打造 “楓橋式”人民法庭。
著手訴前六項常態化舉措。通過建立糾紛聯排機制、矛盾聯調機制、整合力量資源、指導人民調解常態化、依托網絡平臺常態化、矛盾糾紛類型及成因統計分析常態化,力求將矛盾解決在訴前。著手訴中三類平臺使用。依托“互聯網云法庭”“在線調解平臺”“四川微法院”等平臺,全力開展網上立案、網上調解、網上開庭等訴訟服務,實現“讓數據多跑腿,讓當事人少跑路”;使用微信、QQ、支付寶、云視訊等平臺,實現訴訟費繳納、訴訟材料電子送達、云履行等訴訟服務,節約訴訟成本,提高司法服務效率;使用人民法庭設立在當地政府職能部門、集貿市場等服務站點,實現訴訟輔導、聯合調解、巡回審判等訴訟服務,達到法治宣傳的目的,力爭讓司法服務更便捷。著手訴后回訪制度。通過訴后對當事人的司法救助、社會救助,讓當事人感受司法服務的延伸效果,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近年來,敘州區法院不斷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和“訴源治理、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從而增強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糾紛和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更好地服務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和城鄉基層治理,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的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彭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