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順縣人民法院“賴法官指導調解工作室”自2019年7月掛牌成立以來,積極組織調解培訓、深挖典型調解案例、常態開展送法上門,構建訴訟與非訴無縫對接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減輕了當事人訴累,節約了司法資源,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坐堂問案,為民解煩憂
家住富順縣永年鎮的小許,在整理父親許成林遺物時發現一張郵政儲蓄銀行金額為12000元的定期存單,小許與其母親商議后決定一起到銀行把錢取出。達到銀行后,雖向工作人員說明了許成林已經死亡的情況及其與許成林的關系,卻仍被告知因不是本人,按照相關規定不能將錢取出,建議到法院咨詢。一聽法院,小許立刻想到了之前到其村上進行法治宣傳的永年法庭賴照循法官,遂乘車來到永年法庭。
賴法官了解情況后,耐心跟小許解釋到“因為其父親去世,留下的存款便屬于遺產,在沒有遺囑或遺贈協議的情況下,應按法定繼承辦理,所有第一順位繼承人均有法定繼承權,因為銀行不能確定其繼承人的情況,所以不能直接憑存單將存款取出來”。
賴法官進一步說明“需要有權機關確定該遺產的歸屬,方法一是所有法定繼承人到公證處申請公證,然后向銀行出具公證書、老人死亡證明等材料,錢款方可取出;方法二是通過訴訟在法院達成調解協議或法院作出判決,確定遺產的繼承分配”。小許思考后決定到法院立案通過訴訟解決。
接案后,賴法官立即到派出所、村委會等進行調查核實,確定了逝者許成林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只有小許與其母親肖芳,通過協商一致,由小許母親肖芳繼承該筆存款,法院出具調解書,后肖芳憑調解書到銀行成功取出存款。
送法上門,宣講移陋習
4月的一天, 76歲的王老太在其兒子李偉的攙扶下來到富順法院永年法庭,賴法官接待后仔細詢問了來意。據了解,王老太共育有5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現隨兒子一起生活且一直由兒子李偉供養。因李偉家經濟條件不好,近年來老人因患病等支出增多,李偉一人漸無力承擔,5個女兒只是偶爾來看望王老太,過年過節時給點少數錢,因而王老太和李偉想到來法院起訴。
賴法官了解情況后,安撫了兩人情緒,并通過老人提供的聯系方式與幾個女兒逐一電話溝通,但效果不佳。幾個女兒仍然覺得老人應由兒子供養,且家里的老宅也是李偉在住,已出嫁的女兒只需逢年過節看望慰問就可以了。根據多年的辦案經驗,賴法官深知贍養糾紛案件往往關系到老人的基本生活健康保障及家庭的和睦穩定,通常和負有贍養義務的兄弟姐妹間存在的一些誤會、矛盾有關。
為了迅速妥善處理該贍養糾紛,避免當事人間因此產生家庭矛盾隔閡,賴法官于次日逐一走訪王老太居住在富順縣境內的三個女兒。通過耐心傾聽當事人訴說,深入淺出地宣講《婚姻法》和《老年人權益保護法》中關于子女贍養老人的規定,結合身邊的案例對其進行思想疏導教育,成功說服了三個女兒自覺履行贍養義務,再通過電話與定居在外的兩個女兒進一步溝通,最終促成老人與其所有子女達成調解協議。該案在兩天內迅速了結,不僅解決了王老太的贍養問題,還消除了其六個子女之間的矛盾隔閡。
授人以漁,解紛新陣地
“賴法官指導調解工作室”成立后多次組織村組干部開展集中培訓,賴法官就其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出了洞悉心理調解法、獲取信任調解法、過錯剖析調解法、分頭調解法等調解方法技能,并結合身邊案例對來自各村組的調解員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集中講解培訓。通過集中培訓和個案指導,有效提高了基層調解員的法律素養和化解矛盾糾紛能力。
近日,賴照循法官前往永年法庭轄區村組,與村組干部深入交流基層矛盾糾紛的化解技巧,現場向村組干部講解了村民常見糾紛中涉及的法律知識,并分享了調解的經驗技巧。交流中,賴法官還向村組干部了解當前矛盾糾紛的處理情況,對矛盾糾紛化解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指導意見。工作室多次利用“兩所一庭”聯系機制,協同村組干部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糾紛,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升級。
據了解,自2019年賴法官指導調解工作室成立以來,賴法官已對鎮、村(社區)、組干部及其他人民調解員進行法治宣講及調解技能集中培訓5次,矛盾糾紛調解個案指導20余件次,成功化解10余件可能引發訴訟、上訪的矛盾糾紛,切實提高了基層干部的糾紛處理能力和基層治理水平。(謝方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