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活是大多數人所向往的生活,在大學生活中不僅能夠學習到豐富的知識還能夠有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但是對于剛剛進入大學的新生來說大學對他們而言還比較陌生,他們剛剛從高中的環境進入到一個集體生活的環境中,很多東西難以一下接受,因此對于大學新生而言很容易在大學入學時期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如果不對這些心理問題加以疏導,那么很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整個大學生活,甚至會影響到之后他們走上社會的人生道路。
關鍵詞:大學新生;心理教育;理論思考
引言
大學新生剛剛經歷了從中學到大學的重要轉變,這種轉變不僅僅體現在學習方式從被動學習向著主動自學發展,同時在人際交往和專業的發展中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一些新生在入學時很容易產生迷茫,失去學習的目標和方向,同時對大學生活的社交產生恐懼心理,因此要對他們進行心理教育,使得他們適應集體生活,把個人生活中的不良習性摒棄,更好的融入到大學生這個集體中去。
一、大學新生心理教育的理論基礎
人的本質不是由單個人固有的抽象性,而是在現實性上和社會聯系的總和。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的精神層面要和社會接軌才能夠使得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單純的活在自己的思維世界中,和社會社交隔離就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思而不學則殆,大學新生在剛剛入學的時候很容易會陷入一種思維誤區,每天想著如何能夠過好大學生活而和大學生活的實踐本質相背離,這種只思考而不實踐的做法會使得新生的心理產生一些問題。因此新生在入學后要面臨的首要任務和挑戰是在大學這個新的社會環境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體驗社交并認同自己在社交和學習生活中的發展潛能,不要每天僅僅活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而和大學生活相隔絕。
新生在大學這個嶄新的社會關系中要在具體的學習生活,社交生活,戀愛中重塑人際關系的標準,不斷地得到來自教師,同學和親人朋友的反饋和支持,這些反饋和支持極為重要,可以使得新生在心理上適應大學生活,做到厚積薄發,從而促進大學新生的心理向著社會層面健康發展。
心理學教父弗洛伊德所創建的心理發展模型給大學新生提供了良好的解釋和心理依據,可以分位幾個方面來理解這種心理模型給大學新生的心理教育啟示。
第一,從人類發展的角度而言,心理的適應和發展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種適應和發展需要個體和周圍的人的鼓勵,使得個體能夠感受到在群體中的存在感,使得個人能夠在和環境的互動中逐漸實現心理價值。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的理解這一個過程,然后使得這個心理的適應狀態得到足夠的重視
第二,孤獨和焦慮的不確定性是人類個體的基本體驗,每一個人都會存在這種心理,這能夠促使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發展并獨立,這也是人了心理發展的根本動力。這種情況能夠促使人們人情現實,并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證明,人類個體能夠有效的學會適應新環境的彈性。只有在這個適應的過程中個體才能夠得到發展和成長。
第三,人類個體的在心理適應的過程中需要得到周圍的鼓勵和心理支持,在這種類似于母愛的鼓勵下,使得個體能夠感受到環境對他的支持,從而在環境發生改變的過程中能夠穩定心態。
這些對于大學新生來說非常重要,并為新生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不同形式的新生教育中應該注重活動本身能夠給新生提供的支持,從而給予他們心理上的反饋,讓他們得到鼓勵和支持。
新生的深度訪談和心理咨詢等工作都是為大學新生提供心理反饋和關心的重要途徑,并且構成大學新生的心理支持機制。
二、大學新生的心理發展任務
對于大學新生進行心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新生的面臨的心理發展任務極其艱巨。大學新生正處于青春期的后期,人格尚不穩定,并且即將邁入青年時期,因此大學新生主要面臨的心理發展任務是探索并建立自我統一,并和周圍社會建立起親密的關系。
1探索和建立自我統一
在大學新生努力的探尋自我,并構建自我的過程中,每一個年輕人都在思考“我是誰”這個哲學問題。如何使得大學新生能夠認定周圍環境中的這個“我”非常重要。這段自我探索,自我界定的過程對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長意義重大。大學新生會逐漸的學習到很多有利于自我發展的知識,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開發溝通能力的潛能,理解和洞察等心理能力也會逐漸的提升。這使得他們慢慢的走向成熟,能夠更加穩健更加清晰的探索和發展自我,然后對自我的現狀和發展產生接納和認同。
大學新生會慢慢的把注意力轉移到自身的心理結構發展上,他們需要更多的認同他們在這個社會集體中的存在感,認為他們作為集體中的一員有著獨一無二的身份和巨大的作用。
并且在進行自我抉擇的時候大學新生能夠認為他們有能力為自己做決定,從一個依賴他人的心理狀態轉變到自我界定自我發展的獨立狀態。在這個心理發展的過程中,大學新生會逐漸的放棄對外界事物的依賴,這些能夠使得他們的人物特質內化,這種內化能夠促進他們的自我成長和人格獨立。
探索和建立自我統一的過程需要足夠長的時間和耐心,并需要適當的鼓勵和支持。父母和教師過多的建議和控制會促使大學新生的逆反心理復辟。大學新生真正應該做的是完成青春期還沒有完成的“議題”,摒棄自我的糾結和否定,在把握內疚感的同時檢定的向著自己所畫出的目標不斷的進行努力和嘗試。
2、建立起親密關系
從青少年的階段開始,青年人就面臨著明確的性別認同和探索親密關系的心理發展任務。大學新生很多都是背井離鄉,在一個陌生的城市獨自生活,因此他們要遠離自己熟悉的父母家人和親戚朋友,這是空間上和心理上的分離。同時這種分離也是充滿希望和期待的,是能夠鼓舞人心的成長過程。也就是獨立的過程。
這個階段的主題之一就是建立一個完整的全新的心理模式,從以自我為中心向著關心他人感受邁進的過程,這是一個同情心和關懷心的心智發展歷程。要讓大學新生主動地意識到這個是世界上除了熟悉的自己和周圍的人還有其它不一樣的人,他們需要被理解和尊重,這就是一種建立親密關系的心理上質的飛越。大學新生需要調整自我,善待他人,關懷周圍的環境和整個世界,對世界充滿期待和夢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系新生在入學后要面臨的挑戰和需要解決的事情有很多,那么心理教育工作者應該從理解和尊重的角度關心新生的心理發展狀態,并且重視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危機,對心理有可能出現偏差的大學新生要及時有效的進行干預,使他們走向正軌。然后心理教育工作者也要給大學新生一定的肯定,然他們在新的環境,新的集體中激發自我肯定的力量感。
參考文獻:
[1]房超. 大學新生心理教育的理論思考[J]. 北京教育(高教),2020(04):70-72.
[2]陳進. 多維內隱自我概念的特性與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3]楊萍.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理論思考[J]. 科技信息,2011(22):69-70.
[4] 張陳蕊. 新生心理障礙與健康援助相關方法分析[J]. 現代交際. 2020(07)
[5] 方瑾毅. 關于獨立學院新生心理問題的一些思考[J].法制博覽. 2020(20)
[6]王一帆. 邊疆地州高校新生心理普測報告——以保山學院為例[J]. 保山學院學報. 2020(03)
[7] 徐佳,徐新華. 疫情下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現代交際. 2020(20)
[8] 張春艷. 大學新生心理問題現狀及應對措施[J]. 林區教學.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