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巿縣倡議書凝聚愛心力量捐贈特困生
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劉統華會長在彭山作家群發來,第四屆“凝聚愛心力量,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征文通知,區作協帥輝主席即再發一次征文通知。
我即想起去年8月中旬,眉山市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和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聯合發出的“關于為特困大學生余科瑞同學獻愛心的倡儀書”這證明市區兩級志愿者協會對特困大學生余科瑞同學的高度重視與關愛。一定要凝聚愛心力量,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決心。
看了“倡儀書”后得知:
2020年8月,眉山市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和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通過彭山區公義鎮民政辦了解到余科瑞的家庭實況:余科瑞出生40天,其母外出至今杳無音信,8歲時父親病故成孤兒,只能與奶奶張學彬相依為命度時光。為此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將事實孤兒余科瑞納入到一幫一結隊幫扶對象。
幾年來除政府照顧幫扶外,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志愿者通過各仲方式對余科瑞同學的學習生活進行了全面的幫扶。這次考上大學費用數額大,志愿者協會也無法解決。為此,市區兩級志愿者協會聯合發出倡議書,凝聚愛心力量,人人獻愛心,為國育才貢獻一份力量。
余科瑞同學身處特困家庭不怨不棄,勤奮好學,并以549分的成績考上鄭州輕工業大學,這是人生大喜事,值得高興慶賀。但,余科瑞想到自家無錢上學而暈倒在地上,讓人心痛非常。
作為曾經的教育者,樂善好施的我,必然要獻愛心。關心下一代,培養下一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必須幫助他度過難關,走進大學的校門,實現大學夢想,讓其健康成長,否則,他會遺憾終生,我的心寧也不得安寧。
各界爰心人士在“倡議書”的凝聚下紛紛獻愛心: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名譽會長陳永躍立捐6000元,一企業家立捐5000元……彭山作協的老師們也紛紛獻愛心捐款。我也獻點愛心捐款1000元錢,并請志愿者協會會長劉統華老師轉告余科瑞同學:努力學習爭取獎學金,將來學成為國多作貢獻。
二、愛心捐款把特困生送進大學校門
僅十來天吋間就凝聚了139位愛心人土的38850.97元的愛心捐贈款。
2023年9月3日,眉山市和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及各界爰心人士代表共15人,攜帶著眉山彭山各界人士的捐款,奔趙彭山區公義鎮新橋村張學彬家,為剛考上大學的特困生余科瑞同學贈送愛心捐款。
當余科瑞同學從志愿者協會會長劉統華老師手中接過38850.97元捐贈款時,這凝聚著眉山彭山139位各界愛心人士沉淀淀的集體愛心捐款時,余科瑞同學感激萬分,不知說啥好。只有連聲說道:“謝謝!謝謝!謝謝啦!!!”并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用優異成績回報家鄉父老鄉親。”并與奶奶一齊雙手摯著一面紅紅的錦旗獻給劉統華會長。并再三感謝眉山彭山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愛與幫扶。
愛心捐贈送款隊伍檔次高,陣容大,儀式隆重,感人肺腑,無人不動容!相信余科瑞同學會牢記心中,永生不忘!
各界愛心捐款,解決了余科瑞上大學的困唯,志愿者協會和各界爰心人士共同把他送進大學校門。
這是用愛播種美好的希望,是以真情成就了余科瑞的大學夢想!相信余科瑞成年后也一定會助人為樂愛心奉獻。
這是愛的播種!這是愛的宣傳!
這是愛的傳承!
這是善良!善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善良是做人的根本!
這是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的真實事情。
三、愛的傳承
雷鋒也是孤兒,在黨和政府及鄉親們的關照下長大成人。當兵后見到任何人有困難時,他都會毫不猶豫地盡力幫助他人。
我們這一代人就是在六十年代唱著雷鋒的歌,聽著雷鋒的故事。人人學雷鋒,個千做好事的時代潮流中成長的一代人。
記得那時各行各業學雷鋒做好事我也曾加入到學雷鋒做好事的行列中一把救濟糧款送到貧下中農中的老弱病殘者家中……
現在的志愿者們也是在為困境中的群眾盡心盡力地做著扎扎實實的好事情實事。
各級志愿者協會的人都是不為名利,只關注民生,關注弱勢群體,專門凝聚愛心力量,去幫助哪些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
這種有組織有領導的集體公益活動形式非常好!專人專款直接發繪有困難的人,而且公開、透明沒有弊端,很得人心。值得學習宣傳!更應該發揚光大與傳承。
真正做到了“無論遇到何種困難,我們都應該懷著一顆善良的心,關愛他人,助人度過難關。”這是毛主席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
眉山市和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是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做得最好的5A級社會組織。把工作做到每一個真正貧困者家里,這次是幫護特困學生度過難關,實現大學夢想,讓年老有病的奶奶能夠安度晚年,讓青年進入大學學習,就不會胡思亂想去違法犯罪,造成社會和靑年人的不安定狀態而影響社合的安全與穩定,為社會和諧美滿出作了巨大的貢獻。
凝聚愛心力量撫慰了一顆失望青年的心靈,幫他擺脫了困境,度過難關,成就夢想,讓他感受到愛的溫暖與力量。他一定會好好學習,爭取優異成績回報愛心人士。將來他也會用同樣的愛心幫助他人,奉獻社會,這就是愛的培養與傳承。
四、具有這種自強不息精神者更應幫扶培養。
像余科瑞這種生活在特困家庭中的青年,沒冇抱怨自棄,反而自強不息,頑強拼搏而考上大學的,具有這種品質的學生値得幫扶,更應該培養。古今具有這種品質而成才的人比比皆是。如北宋完人范仲淹兩歲成孤兒,成年后總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己任。以"捐宅興學"等形式為民做好事(長沙岳麓書院即為陸仲淹捐宅)他的此詩也成為千古名言傳頌至今,讓人銘刻心底。
在唐山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親的孤兒,被國家培養長大后,多數人也成為公益活功的積極參與者…~
五、我是被愛心救活的人
我曾被逼入"雪潭"難以自拔,是金口河區黨政人民把我從"雪潭"中攙扶起來,讓我直腰挺胸奔向遠方,讓我感慨萬千,醒悟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是為國作貢獻!別無選擇!萬分感謝黨政和人民的關愛與幫扶!
回報社會是我余生的追求與心愿。感謝志愿者協會成全我的愛心捐贈。
余生奉行我的詩言:身陷雪潭黨民扶/靈魂迷茫高人點/心存感激永牢記/誰遇風雪樂助幫。(眉山市彭山區作家協會 白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