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多點散發的國內疫情,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2022年應屆畢業大學生和去年一樣就業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作為高職應屆畢業生的輔導員,同時負責學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我高度重視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在精準摸排、心理宣傳教育、心理疏導及線上咨詢等方面做了大量精細化的工作,重點關注突出心理問題并予以處理,切實保障了學院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生積極就業。
二、案例簡介
梁某,女,數字媒體專業學生。2019年入學軍訓期間,我就發現該生存在心理問題,后經過專家診斷,確診為中度抑郁。該生弟弟在讀大學,母親身體有病是某超市的收銀員,父親在家務農,家庭經濟困難。在校期間,該生經過積極服藥和配合做心理咨詢,病情得到了控制,我每月會定期跟蹤,她專業課成績較好,但其性格偏內向,心理承受能力還是較差。2022年3月,該生和其他人一樣進入實習階段找工作實習。我仍然擔心她的就業情況,于是主動和她取得聯系,電話里傳來低沉的聲音“目前我還沒有合適的工作,呆在家里繼續等待公司通知面試,……”聽話聽音,聽到她情緒低落,我不免又擔心起來,于是趕忙和她母親打通電話,她母親說“孩子最近負面情緒嚴重,不按時吃飯、經常躺在床上發呆、夜里失眠。”這進一步驗證了我的判斷,我再次通過QQ和她溝通,最初梁某在心理上還是有包袱,我就以朋友式的關心勸導她,“應該規律作息、積極生活、愛惜身體,有什么問題可以向老師傾訴并尋求解決。”在不斷地安慰下,梁某終于坦露心扉訴說了事情的緣由。原來在1月份,梁某在網絡渠道參加某私企招聘,并成功收到錄用通知。學校開學后,梁某及時按照該私企提供的聯絡地址寄出三方協議,但是公司以正在裁人,不需要更多員工為由拒簽了梁某。梁某出于自尊心和對父母的擔憂,并未告知自己的遭遇,同時又非常擔心受疫情影響,害怕自己面臨畢業就失業的窘境,心情非常沮喪。我聽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三、案例分析
根據該生的性格特點及家庭情況,我分析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一是學生梁某經常瀏覽非官方的負面疫情信息,導致對疫情發展態勢認識不足,過分夸大疫情的負面影響;二是該生由于被單位拒簽受到刺激,打擊了其走向工作崗位的自信心,進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三是該生家庭生活貧困,對就業的需求更突出,渴望擁有一份工作以減輕父母負擔;四是該生性格內向,不善于與同學交流,不能正常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
四、案例處理
通過以上對問題原因的分析,我有針對性地從四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其釋放其心理壓力,積極引導其走出心理陰影,樹立信心,步入正軌。
4.幫助她從正規渠道掌握疫情動態。我建議她多關注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官方的疫情消息,切忌不可輕信謠言。在此基礎上,引導梁某學習衛生健康常識和疫情防控技能,加強對自己的保護。
5.多渠道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學生壓力。我充分利用自己的心理學知識幫助梁某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良情緒狀態,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引導:首先,幫助梁某正確認識到由于暫時性失去工作而產生的一連串負面心理反應屬于正常現象,每個人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最開始的反應都是不適應和郁悶,我們要做的是及時化解這種不良情緒,不能任由其發展,從而打破自己原有的生理和心理平衡,應讓自己盡快回歸到正常生活軌跡。其次,通過讓梁某觀看抗“疫”石墻的新聞紀錄片,使其深入領會中國必定會攻克疫情的強大決心和英雄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講事實、擺例子,讓梁某從心理堅信中國必定會戰勝疫情,打消其對疫情的擔憂心理。再次,通過講解國家疫情背景下采取的“穩就業,保民生”政策,結合目前平穩過渡的實際情況,使其徹底認識到夸大疫情負面影響的錯誤。最后,我結合自身經歷現身說法,講述了自己當初畢業應聘時和梁某相似的碰壁經歷,和梁某達成“共情”的心理狀態,引導他正確地看待被單位拒簽問題,并以自身最終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為例,幫助梁某建立起找到合適工作的信心,肯定他在各方面的能力。通過我的引導,梁某在心理上開始慢慢減負,生活開始規律起來,并嘗試著接受現實。同時,我還幫其預約聯系了校內心理咨詢師線上與梁某接觸,試著讓其放下戒備心理,讓心理醫生從專業的心理疏導角度幫助其深刻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重拾自信。在梁某能重拾自信心時,我還聯系了她的父母,及時了解了她的情況,從親情關懷的角度出發幫助她徹底釋放壓力。
6.落實就業幫扶政策,解決學生家庭貧困問題。學校設有應屆畢業生找工作補助專項撥款,考慮到梁某的家庭現狀,我積極為其爭取到了專項撥款名額,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并為其申請了貧困補助,使她沒有后顧之憂地抓住畢業前的應聘機會,積極準備面試。
7.加入“一對一”幫扶計劃,助其順利就業。針對梁某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我為他安排了學院具有就業指導經驗的“一對一”幫扶人,從簡歷制作、形象氣質、儀容儀態、說話方式等多個方面對其進行訓練,提升其就業自信心。隨后,根據梁某自身優勢,為其推薦了適合他的就業崗位,最終,梁某通過努力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后來,她發來QQ感激地說“霞姐,謝謝您三年來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是您助我找到工作,走出陰影,邁向陽光。”
五、案例思考
單位拒簽而導致失業成為梁某產生心理問題的導火索,引發了隨后的一系列不適問題,幸而我發現得較為及時,并做了積極處理,沒有進一步使問題惡化為危機事件。
首先,我采取了心理輔導措施穩定梁某情緒,通過分析其心理問題,從端正疫情認識和幫助其找到工作這兩個關鍵點出發,解決問題。其次,在端正疫情認識方面,除了要求他瀏覽官方的疫情動態消息外,還引導他觀看愛國視頻和解讀國家政策,講事實,找依據,使她端正了對疫情的認識,樹立了“我們終將戰勝疫情”的信心。最后,在幫助她找到工作方面,從資助政策上予以支持,緩解其經濟困難,再通過“一對一”幫扶計劃為其找工作創造優勢,雙管齊下,取得了良好實效,使梁某順利找到合適的工作。
疫情背景下的就業工作推進比往年更有難度和挑戰,經濟下行導致的就業率下降為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梁某的拒簽問題反映了社會現實,也是學生找工作遇到問題的一個縮影。作為畢業班輔導員,應關注疫情特殊背景下的就業工作,及時處理學生就業面臨的困境,確保學生畢業后都能找到工作,積極響應國家“穩就業,保民生”的政策要求。
六、工作建議
疫情背景下,為了響應國家確保高校就業率的要求,輔導員應該彎下身子,甘心做學生就業道路上的指路人和知心朋友,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1.開展疫情防控知識講座主題班會,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新冠肺炎疫情,樹立疫情終將被戰勝的自信心,讓學生認識到疫情背景下仍有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崗位,引導學生積極就業。
2.輔導員應以“精準資助”為核心開展經濟困難畢業生的資助工作,重點關注經濟困難學生(尤其是建檔立卡學生)的就業問題,強化自己的指導服務意識,以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充分就業,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業質量。
3.在平時工作中注重對學生就業觀念的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做出評估,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缺點,能夠對未來職業的崗位、薪酬、條件等方面進行預判,做出正確的擇業行為。
4.主動約談學生,及時了解學生在找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答學生困惑,建議讓存在較大困難的學生加入“一對一”幫扶計劃,邀請就業輔導專家提供一對一的就業服務,為學生找工作清除障礙,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順利就業。
5.重視畢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學生朋輩幫扶體系,形成“大三就業指導”朋輩幫扶團隊,開展思想引領、實踐引航、就業引路、科創指導、心理疏導的“三引三導”等計劃專題活動,最終實現學生“助人—自助—互助”的良性心理育人循環,引導學生主動就業,積極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