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逐光心暖處,彭山有清音

        來源: 作者:孫鳳山 發布時間:2025-05-22 19:26:31

        一、岷江畔,心燈初上

        彭山多水,岷江蜿蜒如帶,滋養一方水土,也浸潤一方人心。“江寬不渡愁,水深能載舟。”這話落在彭山,便成了對心理健康的隱喻。早年間,街坊鄰里若遇煩心事,總愛到江邊走走,看水波粼粼,聽漁歌互答,心頭疙瘩便似被流水熨平。如今,這“走江”習俗化作了彭山心理健康事業的底色——以自然療愈人心,用溫情織就防護網。

        去年春,彭山區精神衛生防治辦公室在江畔建起“心語亭”,亭內不設桌椅,唯懸一盞紙燈、幾卷素箋。路人可隨手寫下心事,投入燈中。燈芯燃盡時,心事便隨風散入江面。這法子看似簡單,卻暗合古人“寄愁天上,埋憂地下”智慧。有心人在素箋上寫道:“考試如山壓,幸有江風替我扛。”后來,這句話被刻在亭柱上,成了彭山學子口耳相傳的俚語:“壓不垮的彭山人,吹不散的岷江風。”

        衛生院周醫生常說:“治心病如治水,堵不如疏。”他牽頭組建的“鄰里話療隊”,走街串巷,專聽百姓“芝麻綠豆事”。一位賣豆腐的婦人抹著淚訴苦:“生意淡,娃兒嫌我嗓門大。”話療隊王嬸一拍大腿:“嗓門大咋了?彭山豆腐響當當,嗓門大才能喊得遠!”眾人哄笑,婦人破涕為笑。這般場景,恰如本地歇后語所言:“黃連樹下彈琵琶——苦中作樂,樂中養心。”

        二、書院巷,心花次第開

        彭山書院巷青磚墻上爬滿凌霄花,藏著一代代彭山人心事與豁達。花開時,燦若云霞,老街坊說這是“心花”。巷子深處“悅心書院”,原是廢棄祠堂,如今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活課堂”。每周三,趙先生在此講授《東坡心學》:“蘇東坡貶謫嶺南尚能‘日啖荔枝三百顆’,咱彭山人遇事更該‘笑納三斤煩,釀作一壇甜’。”這話落地生根,成了巷子里新俚語:“凌霄不攀矮屋檐,彭山人不低半分頭。”書院花影與書香早已浸透彭山人的骨血,恰似那句老話:“花開不爭春,只為暖人心。”

        去年秋,書院舉辦“心事換故事”活動。參與者用匿名紙條寫下困惑,隨機抽取他人故事解答。一名干警抽到紙條:“抓捕時總做噩夢,咋辦?”他沉吟片刻,提筆寫道:“噩夢如賊,你強它弱。想想彭山夜巡的燈,亮著就不怕黑。”后來,這兩句話被印成書簽,在政法系統流傳。老民警感慨:“這比專家講座管用,字字帶著彭山的土腥味,踏實!”

        書院角落有一株百年銀杏,樹下常聚著一群學生。他們用樹葉編“心情風箏”,寫上煩惱,任其隨風飄遠。小林在風箏上畫了一只流淚貓,旁書:“中考逼近,失眠如影。”次日,她收到匿名回信:“貓有九命,你有千帆。彭山娃兒,哪個不是摔著跟頭長高的?”信末附了一句本地俗語:“稻子彎腰因穗實,人低頭是為抬頭看天。”

        三、長街夜,心火萬家明

        彭山的夜從不是漆黑的。街邊小店掛滿燈籠,暖光暈染如橘,本地人戲稱“心燈”。這些燈火中藏著最樸素的療愈之道。夜市口“老陳粥鋪”,常年備著“解憂粥”——蓮子薏米熬成,碗底壓一張手寫紙條:“喝粥養胃,讀字養心。”曾有外地游客喝到一句“雨打芭蕉煩心事,不如學蛙唱兩聲”,當場笑言:“這粥里煮的是彭山的豁達!”

        社區衛生站“夜間心窗”服務更是彭山一絕。每晚八點至十點,心理志愿者坐鎮值班室,不看病歷,只聽故事。某夜,一位外賣小哥縮在墻角嘟囔:“跑單跑不過平臺算法。”志愿者老吳遞過一杯熱茶,慢悠悠道:“算法再快,快不過人的兩條腿。你瞅瞅,彭山街巷哪條不是人走出來的?”這話后來被改編成順口溜:“算法是鐵人是鋼,彭山小哥當自強。”“萬家心火墻”讓人想起彭山古謠:“千盞燈,萬束光,照得心坎亮堂堂。”這深刻詮釋了“光不分大小,暖不論深淺”彭山內涵。

        長街的燈火是彭山夜色的心跳。老陳的“解憂粥”鋪子,碗底紙條竟攢出了三本手抄集。一位抑郁青年連喝七日粥,集齊七句箴言,最后一碗寫道:“泥鰍鉆豆腐,軟硬皆自在。”他愣怔片刻,忽然笑出聲:“原來做人該學彭山豆腐,外柔內剛!”這話傳開,成了夜市新談資。“光再小,也是娘的眼。”彭山的夜,從此多了一粒不肯熄滅的星火。

        四、心燈長明處,春風自往來

        彭山人信一句老話:“心暖了,石頭也能開花。”“逐光心暖,未來可期”八個字,早不是紙上的口號,而是化作了江畔的燈、巷里的花、夜市的粥。在這里,心理健康不是高懸的匾額,而是街坊遞來的一碗茶、鄰居道的一句安、陌生人留的一張紙條。正如岷江終年不息,彭山的溫情,亦在尋常處流淌成詩。

        彭山的暖是滲進磚瓦里的。江畔紙燈飄遠時,總有人低吟:“愁隨流水去,笑伴春風回。”書院銀杏落葉紛飛,學子們踩著沙沙聲念:“葉落心不落,根深花自繁。”長街燈影搖曳處,老陳瞇眼攪粥,念叨:“一勺熬盡千般苦,滿碗盛來萬戶甜。”這些零散的暖,聚成彭山的心跳——不喧嘩,卻震耳欲聾。而今,外地人常問:“彭山治心病的藥方是啥?”本地老者捻須一笑:“哪有什么藥方?不過是江風掃塵、燈火溫粥、街坊搭句話。”若再追問,他便指向萬家燈火:“你瞧,那光里藏著的,是千年眉山骨,一副熱心腸。”心燈長明處,何須春風喚?光暖之地,自有百花開。


        責任編輯:劉華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兰西县| 大洼县| 隆化县| 玉门市| 曲麻莱县| 丁青县| 分宜县| 南溪县| 繁峙县| 宁南县| 鄯善县| 井研县| 泾阳县| 黑水县| 富锦市| 柘荣县| 竹溪县| 包头市| 长丰县| 抚松县| 大余县| 普定县| 龙山县| 福安市| 凤阳县| 大化| 枣阳市| 无锡市| 临漳县| 师宗县| 德州市| 太保市| 枣阳市| 乳源| 弋阳县| 合阳县| 涟水县| 清镇市| 军事|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