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的持續(xù)高速發(fā)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就愈發(fā)重要。21世紀是我們偉大復興夢高速發(fā)展的新時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推進新時代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題中之義和重要命題。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持續(xù)提升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素質,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不斷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構建更加和諧美麗的社會,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要抓緊抓實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心理在于健康,心理在于理想素質的提高。沒有健康的心理,就沒有健康的人生。健康良好的心理是取得成功的開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確定,能夠提高社會治理的水平。在此過程中,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做到人民群眾的心理問題能夠及時反映,矛盾能夠及時化解。而心理健康體系建設又是打造平安健康中國的重要工程;是平安健康中國建設工作的重要舉措,更是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必然要求。現代社會心理健康體系建設正在試點推廣,其中包括:試點地區(qū)召開黨委政府領導參加的會議;保障試點工作經費;多部門聯合調研評估;分級分類對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等心理健康服務人員開展培訓,對培訓考核合格人員建立人才信息庫;繼續(xù)搭建基層社會心理服務平臺,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完善員工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完善綜合醫(yī)院心理健康服務,20%的二級以上綜合醫(yī)院開設精神(心理)門診;開展多種形式科普宣傳。加強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建設,規(guī)范心理援助熱線服務;加強各部門各行業(yè)心理服務;完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機制;開展一項特色項目。那么就選擇一項適合現階段的我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來談談吧!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大學生是未來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國家發(fā)展大局添磚加瓦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意見。因此,以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為目標,加強心理疏導,優(yōu)化心理品質,培養(yǎng)健全的心智,增強大學生自我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和心理調適能力,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務。前段時間的一個新聞震驚了多少人,一個年僅7歲的小姑娘被診斷為抑郁癥,某高中一學生因為上課嗜睡,也被診斷為抑郁癥?,F在的社會給青少年施加了太多的壓力。學生情緒得不到及時的釋放,久而久之,各種負面情緒充斥了他們的內心。父母的不理解,老師的不理會,同學的嘲笑……這些可能都是壓倒他們的最后一顆稻草。
在這個壓力與機遇并存的社會,加強大學生心理發(fā)展教育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國內外的許多知名學者都提出了關于心理健康的標準,克服亞健康狀態(tài),這是心理健康的新觀念。這些都需要有針對性的高質量的心理教育與指導。
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心理健康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心理健康不是沒有心理困擾,而是能夠有效解決心理困擾。當代大學生要學會心理健康的新觀念,正確處理“自我意識、學習、人格發(fā)展、情緒情感、戀愛、人際交往、意志品質、挫折應對、校園生活、互聯網、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心理咨詢、生命價值觀“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只有我們心理健康,身體才會健康。同時,我們應該保存一個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觀念,正確對待人生中的得于失、哭與樂、成功與失敗。要迎接知識經濟社會的挑戰(zhàn),同時要具有知識、能力、才干、膽識和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21世紀的大學生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法、高尚的道德品質、團結協(xié)作的群體意識、廣闊的視野和胸懷、崇高的理想和目標。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yè)出謀劃策,盡一份我們的綿薄之力。而這些,都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總之,當代社會心理建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現在就需要培育獨立的人格,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把體系基礎打牢固,我們的建設事業(yè)才能更加蓬勃健康發(fā)展。(楊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