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健康和諧,走向未來

        來源:四川工商學院成都校區 作者:陳玉玲 發布時間:2021-10-28 22:38:06

        高爾基曾說:“健康就是金子一樣的東西”。那究竟什么是健康呢?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

        心理服務建設就像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根據2021年權威數據顯示,抑郁癥的全球患者超過3.5億,中國就有高達5400萬人患有抑郁癥,占到我國總人口數的4.2%,相當于1000個人里面就有4個抑郁癥患者科學研究表明,青年患病率最高,18歲到34歲的青年患抑郁癥的人數要高于其他年齡段,其中大學生和職場人員為大部分。如今,心理疾病不單單是指抑郁癥,這些考試綜合癥、嚴格管束引發的反抗性焦慮癥、恐怖癥、學習逃避癥、癔病強迫神經癥等等癥狀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常見了。

        我第一高考時,由于成績不理想,選擇回去復讀,重新再戰一年。剛開始我迫切的想考高分,來證明自己,我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學習上,心理壓力十分沉重。在這個過程中,也給自己帶來了超負荷壓力,我怕看到老師和家長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試就十分的緊張,會出現睡不好,吃不好,腹瀉,嘔吐,惡心等現狀。甚至腦海里會出現退學,不參加高考種種想法。平時情緒低落,晚上失眠等等,出現這種情況的人,我相信不在少數。由于我們學校開展了,心理咨詢,我通過心理老師,克服了心理困難目前我國精神心理醫生加起來還不到2萬人,世衛組織資料顯示,在美國,每1000人中就有1名心理咨詢師我國心理咨詢師的人員缺口數量高達43萬。而且中國人沒有認真對待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就像是軟疾病(相對于感冒、骨折等來說),難以量化和感知。類似于,在中國,理工類學科是主流,而對于西方,人文學科才是主流學科。所以心理服務建設是必然的,是十分重要的,是不能忽略的。

        幫扶留守兒童就像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孤獨的人感到人間溫暖。截至2018年8月底,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人。在今年暑假,我回老家為當地留守兒童送去溫暖和慰問,宣傳了防疫知識,地震避險知識等等。在這段時間里,我輔導他們假期作業,下課休息時同他們一起玩耍,給他們講講外面的世界,以及科技的進步。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我了解到的這些家庭里,大多都是父母為了生計遠走他鄉,外出打工,用勤勞獲取家庭收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他們由于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自卑懦弱、行為孤僻、性格內向,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斗毆。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家里,孩子們聽從爺爺奶奶的管教,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當長輩生病時,能帶去醫院,照顧長輩;在學校里,認真學習,對未來充滿希望,為理想而奮斗。幫扶留守兒童要認真貫徹中央《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讓留守兒童也能像大家一樣,有個溫暖的童年,認真培養祖國未來的建設者。

        未成年教育就像一座亮在黑夜的燈塔,使迷途的人找到未來方向。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葉芝曾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國家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但在很多學校還是應試教育,還沒有轉變過來。教師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像點燃一把火那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去發現,去創造。

        在今年國慶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輩》,感觸挺深的便是第四篇《少年行》。它講述的是年的機器人穿越時空試驗,和一個單親家庭孩子發生的故事。因為孩子的父親因為科技離開了,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愛上了科技發明。在影片最后,人工智能機器人,老師,家人豆豆對他的發明表示贊同,老師更是去引領孩子,促進孩子去發現,去創造。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朝唯我少年郎,敢問天地試鋒芒。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因此注重教育至關重要,它關系著國家是否能發展,關系著我國政治經濟是否先進,是否在國際中處于領先地位。

        健康和諧,簡單的來說就是指人身體心理都健康,生活,學習,工作等等能和諧發展,將來能很好適應社會,創造價值。這樣,我們自己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國家也能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進一步。(陳玉玲


        責任編輯:劉華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七台河市| 和平区| 九龙坡区| 县级市| 南汇区| 凤庆县| 田东县| 阿图什市| 吴川市| 改则县| 宁陕县| 澳门| 怀安县| 贵定县| 五家渠市| 天津市| 抚宁县| 崇明县| 竹北市| 八宿县| 崇州市| 肥城市| 依兰县| 互助| 聊城市| 乌兰浩特市| 上饶市| 莎车县| 三门峡市| 芷江| 资源县| 保亭| 肇源县| 新蔡县| 靖州| 读书| 新昌县| 灌南县| 仪陇县|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