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心靈的燈塔

        ——心理危機干預與學生成長故事
        來源: 作者:汪姍姍 發布時間:2024-06-18 09:47:17

        一天,手機上突然收到一個航院學生楷模的微信鏈接,該生在校期間,榮獲院級、校級、省級“優秀學生干部”稱號及校級“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2022年榮獲國家獎學金,同時還獲得大學生綜合素質A級證書等多項殊榮。這是一個老班主任給我發的消息,留言是:“小玲,你還記得吧,給你提供一個心理健康成功的案例。”

        那是2019年的春日午后,我正在辦公室里備課。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寧靜。班主任王老師滿臉焦急地告訴我,班里的小玲突然變得異常亢奮,不僅在課堂上大聲喧嘩,還不斷騷擾其他同學,甚至試圖沖出教室。聽到這個消息,我意識到這可能是一次嚴重的心理危機,于是我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隨王老師前往教室。

        當我走進教室時,小玲正站在教室中央,面色潮紅,眼神狂亂,她不停地揮舞著手臂,大聲叫喊著,一邊哭,一邊鬧著,而同學們都被嚇得躲在一旁,不敢出聲。根據專業的判斷,這是一個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的典型表現,我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冷靜,走向小玲。

        我輕輕地呼叫著她的名字,試圖引起她的注意。小玲看到我,稍微冷靜了一些,但仍然保持著警惕。我慢慢地靠近她,用平和的語氣與她交流,我告訴她我在這里,會陪伴她度過這個難關。手握著她的手,讓她努力和我一起集中注意力于眼前練習呼吸,漸漸地,小玲的情緒開始平復下來。我將她帶離教室,來到我的心理咨詢室。我趁機引導她坐下來,傾聽她的心聲。她告訴我,最近她感到壓力很大,情緒也很不穩定,有時覺得自己好像被什么東西控制了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在寢室里總覺得別人在議論她,時而情緒高漲,精力充沛,時而陷入深深的抑郁,疲勞遲鈍。

        聽著小玲的傾訴,我深感心疼。我告訴她,心理也會生病,生病并不可怕。我可以一起面對它,戰勝它。我鼓勵她積極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并告訴她我會一直陪伴在她身邊,支持她。為了更好地幫助小玲,我們啟動了心理危機干預,學校領導通知班主任聯系了小玲的爸爸,并組織了由德育副校長、德育主任、心理教師、班主任的多方會談,詢問了一下小玲在家的表現,并告知小玲爸爸在校的突發情況,綜合在家和在校的表現,建議小玲爸爸盡快帶小玲去醫院接受專業治療。小玲的爸爸剛開始還是有些遲疑,覺得小玲沒有什么問題,但是看到小玲當時發作期的樣子,再經過老師們的耐心講解,了解的心理方面的知識,當即馬上聯系他的朋友掛上了華西心理衛生中心的號。小玲隨即送到華西住院治療一個月,在家休息了半個月,便要求返回學校。與學校簽訂了安全責任承諾書后,她正式返回了學校。在藥物治療方面,遵循醫生的建議,家校雙方都一再確保小玲按時服藥,以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和班主任、心理委員密切關注小玲的情緒變化,定期與她進行心理溝通。同時,我也積極指導班主任關注學生,為小玲制定個性化的心理治療方案。

        慢慢地,小玲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她也開始重新融入集體,享受校園生活的美好。2022年,雖然她是班級的成績最后一名,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單招考起公辦職業院校,升入了大學學習。

        這次經歷讓我深刻反思,如何在日常教育中更好地預防和應對此類問題。首先,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讓他們了解焦慮癥、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等心理疾病的癥狀和危害,學會自我調節和尋求幫助。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詢和援助體系,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支持。最后,需要加強家校合作,共同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確保他們在面對困境時能夠得到足夠的支持和關愛。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的從教之路始于對“崇職心智慧,相遇曼陀羅”心育理念的堅定信心。自那時起,我致力于推動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力求通過全員參與、全程跟進、全方位實施的心育模式,構筑“崇職心智慧,相遇曼陀羅”的心育特色體系,圍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專注力,提升團隊合作與社交技能,培養情感智慧與自我認知,以及提升學生的耐心與毅力。我致力于讓每一個中職生都能出彩,為中職生的成長之路點亮明燈。我將學校的心理健康特色“崇職心智慧 相遇曼陀羅”進一步深化,通過心理健康體驗活動、個體彩繪曼陀羅、班級曼陀羅、衍紙曼陀羅、心理講座、心理游園等多種多樣的心理活動在全校、班級開展。

             我深信,“崇職心智慧”不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更是引導學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指引。它教會我以尊重、理解和引導為基礎,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心態,塑造堅韌不拔的品格。我期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職業道路上健康、自信、堅韌地前行,為實現自己的夢想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相遇曼陀羅”則是我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創新。著名的心理分析學派創始人榮格提出了曼陀羅繪畫療法,在專業的指導下進行曼陀羅系列操作,繪制曼陀羅可以幫助我們靜心、提高專注力、疏導釋放不良情緒,從根源上減少焦慮、抑郁、強迫等癥狀,提高我們的抗壓能力,并能激發自性動力而達到自愈的功能,去發現自己的平和和創造力。通過曼陀羅繪畫療法,我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表達自我,解決困擾,提升自我認知。

        回首這次經歷我深感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作為教師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我相信,通過我的不懈努力和用心教學,一定能夠點亮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之光,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堅強和勇敢。這是我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的承諾和追求。

        責任編輯:楊雪嬌

        本網站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對網站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顧問團.

        四 川 法 制 網 ·法藝文化傳媒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启东市| 嘉善县| 静安区| 马山县| 兴隆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新晃| 乐亭县| 永和县| 陕西省| 桂阳县| 新丰县| 曲阳县| 乐山市| 嘉义县| 祁阳县| 固原市| 娄烦县| 哈尔滨市| 定州市| 长海县| 武义县| 潍坊市| 洪江市| 新建县| 奉贤区| 邳州市| 井冈山市| 垦利县| 鸡东县| 紫云| 榕江县| 乐昌市| 兴和县| 东乡族自治县| 峨眉山市| 广州市| 武川县| 永定县|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