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古藺縣縣城48公里處的國家4A級景區古郎洞,形成于白堊紀年代,至今已有幾億年歷史。洞內景觀豐富,形態各異的鐘乳石栩栩如生,石瀑、石靈芝、石珊瑚、石柱、石花等奇觀隨處可見,一顆石鐘乳的成型往往需要上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具有極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
然而就是這十分珍貴的石鐘乳,依然有人動起了“歪腦筋”。
五一黃金周剛過,古藺法院就在古郎洞景區巡回審理了一起破壞石鐘乳的案件。游客、村民、景區工作人員等50余人到場旁聽。
2019年10月,游客何某某在游覽古郎洞景區途中,將兩顆石鐘乳破壞,約長30㎝到40㎝左右,并將較大的一顆扔掉,較小的一顆石鐘乳準備帶回家做觀賞擺件。后經景區安保人員發現并報警,經警方協調處理未果,原告瀘州古郎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起訴至古藺法院,要求被告賠償損失并恢復原狀。
案件審理過程中,經法官釋法明理,被告主動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告當庭向原告賠償損失2500元,并向原告認錯道歉。
景區負責人涂某某表示,石鐘乳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其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一旦損壞即使運用再先進的科學手段也無法復原。起訴的最終目的并非是要獲取賠償,而是要警示和教育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同時也要提醒廣大游客,進入景區要樹立安全,文明旅游的觀念。
旁聽人員肖某表示,今天聽了這個案件后,很有感觸,以前自己這方面的法律意識也很淡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更自覺地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時,我也會把這個案件向身邊的親朋好友進行宣傳,讓大家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共同保護好我們珍貴的旅游資源。
據承辦法官介紹,古藺把旅游產業發展擺在重要發展位置,目前,縣內已有4個國家4A級景區,5個國家2A級景區。把該案搬到景區巡回審理,邀請群眾參與旁聽,以案普法,起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對于依法保護旅游資源,提升公民和游客的法律意識和整體素質具有現實積極意義。(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