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某高中的一女性班主任出軌16歲男學生的新聞沖上了熱搜,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中。長達100多頁的聊天截圖,著實讓網友吃了個大瓜。作為家長,除了在道德方面譴責這位出軌女老師外,我們更需要加強對孩子的性教育。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少或者從沒問過自己的爸爸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這個問題,而八、九十年代的孩子當問到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時候,我們的爸爸媽媽多半會說“你是從垃圾堆里撿來的”,當零零后問到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時候,回答更是花樣百出,可見在孩子的幼兒階段,家長就開始面臨著要回答很多“性問題”。而回答孩子關于性的問題是令很多父母都頭疼的問題之一,即使很自信的父母也會覺得有些許尷尬。盡管家長和老師在回答孩子的疑問時可以含糊地用“你長大后就會知道了”這樣的句式來敷衍,但這樣的回答孩子真的會等到長大后再去尋找答案嗎?我認為性教育并不像知識或者技能這么簡單,它是一種能力或者是價值觀,性教育更多的告訴我們,不是說我的身體長成什么樣子,而更是說我怎樣去尊重自己并且尊重別人。我們說青少年兒童性教育最大的意義在于,在孩子接收錯誤信息、感覺到困惑之前,就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而接受過恰當性教育的孩子,可以預防青春期產生的嚴重問題,并形成正確積極的性態度和價值觀--自信、尊重他人、渴望成長、目標明確并且適應性強。
學齡前兒童階段,1到4歲時這個時期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幼兒園里度過的,孩子開始帶著一定的目的性去觸摸隱私部位,例如好玩、舒服,并偶爾向家人展示,帶有好奇心地去觀察他人脫衣或裸體,試圖模仿異性交往行為,例如親親、牽手等,用一些淘氣的詞匯形容隱私部位,但并不了解實際含義,試圖探索同齡人的隱私部位,并會帶有角色扮演 (例如醫生護士等)。性學界有人提出,這一年齡段的孩童已經有了性的朦朧意識。
學齡兒童階段,通常在7-12歲,帶有目的性地觸摸隱私部位,例如自慰,在隱蔽環境里完成。依然對他人脫衣服或裸體有好奇心,開始在同齡人的游戲中引入關于“性”的表達,例如結婚、戀愛、男女朋友,關注媒體中關于性方面的內容,開始表達自己對于隱私的需求,例如不愿意在公眾場合脫衣,不愿意與大人交流性,開始對同齡異性產生性好感。
以此可見,我們看到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性發育過程中的行為表現都各不相同,作為家長我們要如何針對不同的表現給與恰當的性教育呢?首先對于0-1歲的孩子,家長要提高照顧孩子的技能,盡量及時準確的識別孩子的需求并及時有效滿足,,比如餓了、冷熱、需要心理安撫等等。給孩子提供穩定充足的照顧,建立最初的親密關系,充分滿足孩子吸吮 shun的要求,1-3歲的孩子摸生殖器,孩子的性發育和性探索從很小很小就開始了,所以我們能觀察到孩子各種各樣和性相關的行為。如果家長不了解孩子性發育的特點,把孩子本來正常的行為當成問題去處理,就會給孩子帶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問題,甚至是創傷。所以,對于家長來說,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性發育的特點非常重要,在1-3歲期間逐漸完成斷奶,進行白主排便訓練,做好生殖器育的目常清潔和保護。 在3-6歲這個階段.非常重要的性教育內容是性別認同的發展。性別認同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何逐漸確立自己的性別,并確定自己的社會性別角色定位的。引導孩子認識性別,告訴你的孩子是男生還是女生,同時也要告訴孩子男生女生都是一樣優秀的。”男女身體構造是不同的,”識別什么是隱私部位,通常我們要告訴孩子,平時褲衩背心蓋住的地方就是隱私部位,是不可以給別人看的,更不能被別人摸,偷看別人也是不可以的,對別人的身體好奇是很正常的,但不能去觸摸別人的隱私部位,同時也建議家長不要帶孩子去異性的浴室。認識友誼,教會孩子如何與別人交朋友,如何保持恰當的距離能維持友誼關系。6-8歲”引入“社會性別”概念,有的女孩子性格特別像男生,謂之“假小子”;有的男孩子性格特別像女生,謂之“娘娘腔”。性格特別是正常的,你不能為此嘲笑別人。男孩子可以喜歡和女孩子在一起玩,女孩子也同樣可以喜歡和男孩子一起“野”。當你去照顧異性時,不是因為她是女生或者他是男生,而是因為如果你是他/她,你也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在一個家庭里,爸爸媽媽彼此愛對方,婚后住在一起,一起努力讓生活更美好,也共同撫育孩子。雖然有的家庭是單親,只有爸爸或只有媽媽,但人家一樣可以過得很幸福。你要是嘲笑別人沒有爸爸/媽媽,這樣很沒有禮貌。9-12歲的孩子需要提前掌握青春期的身體變化,比如男孩子會長胡子、喉結會變大,女孩子胸部會發育,男女都會長腋毛、陰毛。當然也要告訴孩子還有各種各樣的特例,比如有人比同齡人晚發育,到了高中才長腋毛。有的女孩子 10 歲就來月經,有的女孩子 18 歲了才來月經。這些情況也都是正常的。引導孩子科學認識身體的變化。13歲之后的青春期.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同時會有一些生理上的反應,如何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性沖動就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青少年性侵事件不斷上演,這也是在提醒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只讓青少年吸收知識,同時需要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心理及性教育方面的協助,青少年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性沖動,并且得不到其他方面的協助,就很可能發生性侵案,作為家長一定要正確的引導。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容易收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性方面,任何刺激都會造成他們的失控,比如有人看到異性的胸部,有人看到大腿等,不止如此,還有女孩子的長發服飾等,很難限制青少年接觸到,所以引導青少年適當解讀性這回事,才能讓他們做出離職的選擇,青少年對性也會不再那么好奇。關于性沖動給家長三個提醒。其一:一般來說,小男孩在 12 歲左右進入青春期,對性開始好奇,將有一些性沖動前兆,例如看黃色書刊和影片,或者經常觸碰性器官。其二:如果發現孩子因性沖動而出現輕微性侵犯行為,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其三:發現孩子自慰等性傾向,不要喝罵或迫停,應尋找機會適當進行教育,讓他們知道并尊重兩性的觀念。
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必然產生對性的好奇,此時如果不能從家庭或學校獲取科學的信息和知識,那他只能通過其他渠道獲取,比如網絡、影視作品或者同學、朋友之間的信息交流等。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各種海量信息良養不齊,社會環境也比較復雜,父母越是遮遮掩掩甚至談”性”色變,越容易激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叛逆心。父母不妨用更加開放坦然的心態,在平時生活中就主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比如和孩子一起觀看影視劇時,其中難免有異性交往、談情說愛的情節,父母可以圍繞相關話題與孩子展開討論交流,或者與大一點兒的孩子討論現實生活中的相關事件,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傳遞正確的愛情觀、兩性觀和價值觀。
人類的性問題,一直是個敏感問題。它既受人們關注,卻又始終避諱。這種矛盾狀態,不僅在中國持續了上千年,在歐美亦同樣如此。迨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盡管在性學領域,我國已擁有相當一部分研究工作者,可是在廣大群眾之間,無論是青少年的性教育,還是一般民眾的性文明傳播,都還不過剛剛邁出第一步。然而性的問題又直接關系到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影響至巨。雖然性屬于人類生活中最隱私的方面,是“神秘的圣火”,卻又是不可忽視的圣火。有鑒于此,性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愿我們每一個家長都可以科學談性,溫和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