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教育之路:家庭教育之思與行

        來源: 作者:羅浩東 發布時間:2024-05-31 15:07:14

        教育,乃是一種責任,亦是一種良心。于2020年踏入教育領域,先是與農村初中的孩子們“斗智斗勇”,而后又與啟蒙階段的孩子們分享快樂。此間收獲諸多,感悟亦深,然而始終苦苦追尋著教育之根,思索著何為教育。初次步入學校時,驅車在山路行駛了一個多小時,車輛沿著公路向山內延伸,沿途愈發稀少。走進一所農村初中學校,看到六樓宿舍中那古老的柴灶,不禁苦笑,反復自問三遍: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

        步入校園,便要承擔起應盡之責,擔任雙班生物教師與班主任。在學校的安排下,開啟了教育之旅。進入班級,聽到他們獨特的口音沉默了,看到他們純真的笑容又略有感悟。心想,這不會是自己一輩子的狀態吧?他們的眼神中有欣喜、渴望、擔憂、害怕,還有獨特的挑釁。在與他們相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與他們相知、相融、相交、相會。深入了解后,我的內心像被一只手緊緊揪住,喉嚨處仿佛凝聚著一團酸澀,這些都是苦命的孩子呀!與自己完美的原生家庭相比,他們的家庭充滿離異、殘疾、貧窮、出走與重大疾病。由于文化及地域限制,也出現了諸多令自己不可思議的現象,比如家里是建檔立卡戶,卻生了四個孩子還準備再生一個的,比如初一孩子的父親年齡已經60歲的,比如父母殘疾卻靠苦力為生的,比如一兩歲時母親就離家出走的。因種種緣由,他們也出現諸多問題,原生家庭的破碎與落后的教育觀,使他們與學習格格不入,與學校、社會對他們的要求相差甚遠。初一年級時,他們用懵懂的眼睛探索新的世界,似乎什么都懂,又似乎什么都不懂。在原生家庭的放任下,他們迎來了躁動。迎來的第一個麻煩是個患重度抑郁的女同學,經三甲醫院檢查確診。她課中突然哭泣、跑出教室、不愿上課已是常態,談心次數已難以計數。我常常思考,真的是心理出現問題了嗎?一次偶然機會,發現了她問題所在。在一次課堂活動中,她與同學相談甚歡,父母恰好到校了解情況,但當她父母在教室門口看到她時,她突然大聲哭泣,顯得格外憂傷,這讓自己有所明悟。而后與同學交流得知,這位同學平時開朗活潑,然而當大人出現時,她卻會有情緒變化。于是聯系其父母,得知他們長期在外地工作,回家次數寥寥無幾。至此明白,她或許是想通過此方式引起父母和老師的關注,從而獲得些許心理慰藉。隨后與她父母深入溝通,建議多陪伴孩子、多給予幫助,多了解孩子內心想法。在學校里,也積極與她及她父母保持溝通。自那以后,這個曾經重度抑郁的孩子不再抑郁,心理健康,開心愉悅。

        解決這個孩子的問題后,又一個麻煩接踵而至,一個“偷竊的男同學”,班上同學的文具已是第二次不翼而飛。經監控查證,一個乖巧可愛的同學出現了。通過對原生家庭的了解與和家長的溝通,發現家中貧困,無經濟來源。本想對他進行談心教育與批評教育,思考后更換方式解決此類問題。在那次班會課上,毅然決然直面此問題,緩緩說道:“有位同學的物品不知去向了,我推測,或許是某位同學無意間拿錯了吧。每個人都難免會犯相應過錯,然而,唯有當我們在犯錯時,能清晰意識到錯誤并勇敢承認失誤時,才稱得上是個好孩子,老師也不會深究,所期盼的僅是一份誠懇的道歉之意罷了。”第二天,同學丟失的文具悄然回到他書包里,且附帶著一封飽含歉意的書信,令人心生欣慰。在學校里,麻煩還有很多,比如帶手機的顧同學、與同學打架后跑出校園的肖同學等,這些問題讓自己焦頭爛額,常常詢問自己,這些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由于諸多原因,一年后辭別了這所令人惆悵的學校。離開的這段時間,收到了升學的佳音、節日的問候,當然,也聽聞了輟學的悲訊。這時,再次詢問自己,為什么?為什么!

         于2022年入職小學工作,看到一年級天真懵懂的小朋友,欣慰之余,不由浮現一絲苦笑,一年級的小朋友,真令人頭疼啊。但低段孩子純真可愛至極,不像初中的孩子,他們很多時候會毫無顧忌地表達內心渴望。初入校園時,他們的規則意識尚處于萌芽階段,天真爛漫、活潑俏皮是他們的固有特質,爭搶、打鬧、隨地翻滾等情形比比皆是。在長期的斗智斗勇中,發現諸多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相差甚遠。比如,作業習慣、衛生習慣、交際意識等各方面都有較大差距。經過深入思考與觀察,好像找到了答案。把這些孩子進行分類劃分:一部分孩子行為習慣好,自我調控能力佳,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積極樂觀看待世界和未來;另一部分可能存在內向、自卑或者孤僻,對生活缺乏熱情,人際交往能力也較差。找到方向后,開始通過多方面了解他們的原生家庭。綜合來看,家庭極大地影響了孩子的行為和價值觀。比如,一個原生家庭只有母親的孩子,批改作業時往往會靠得很近,原因是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心;一個長期的留守兒童,聰明,思維能力佳,學習極度依賴老師的夸獎與監督,個人衛生習慣也較差。另一個原生家庭只有母親的男孩,往往希望引起自己的注意,出其不意地會給自己一個擁抱。這類孩子大多缺乏安全感,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與幫助。在往后的教學中,往往會單獨給予一定的幫助與夸贊,長期相處中,這些孩子會給自己極度的信任與尊重。這些孩子行為習慣的改變也讓自己極度欣慰。

        當這些孩子向自己展現出那純真的笑容時,再回想起往昔的種種。剎那間,心中有所明悟,似乎知道了為何原生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一言一行會受父母影響,孩子需要家庭的關心與呵護,也需要足夠的引導與支持。孩子不良行為的出現,往往是因為沒有得到正確教育,或者僅僅是為了尋求他人的關注。家庭也好,學校也罷,都需要助力孩子成長,孩子就如同小樹苗一般,既需要陽光,也需要肥料。當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融會貫通時,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原生家庭的力量至關重要,它是孩子成長的基石,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用愛與責任為孩子打造一個溫暖且有力的成長環境,孩子才能在愛的港灣中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阿坝县| 色达县| 昔阳县| 昌邑市| 吉安市| 新和县| 邻水| 白城市| 青铜峡市| 南昌市| 会泽县| 南开区| 孙吴县| 苍梧县| 元江| 河津市| 即墨市| 信宜市| 新邵县| 平江县| 东莞市| 江永县| 连州市| 安远县| 林甸县| 邯郸市| 比如县| 十堰市| 浙江省| 平遥县| 措勤县| 郯城县| 昔阳县| 马尔康县| 新沂市| 城固县| 霍林郭勒市| 安溪县| 昭通市|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