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未成年心理健康,是我們當今社會需要重點關注事件之一。現在心理問題很多都來源于未成年,如:校園暴力,抑郁癥,自閉癥等。很多成年人想的是小孩子不過是在故作姿態,想討取大人的關心,不想讀書。可能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的孩子正在生病。
我曾多次看過關于校園暴力的電影,如《少年的你》《悲傷逆流成河》,我觀看后,都是淚流滿面,明明從未經歷過,但是又感覺那里面有我的影子。我感覺我的自卑來源于我的原生家庭,正如有一句話所說“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我一直想逃離我的原生家庭,可是自己又害怕離開了我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大概就是這樣形成的。
對于現在的審美標準,我很不能茍同,社會好像對女孩子有點苛刻。“白幼瘦”為何成為主流標準呢?這個社會對于胖胖的女孩子仿佛對存在一些偏見。胖仿佛是那個女孩子做錯了事,讓所有人都對她存在偏見。在面對一些胖胖的女孩子,受到他人攻擊時,很多人都說“這個女孩子瘦下來肯定很漂亮”。我在想為什么呢?為什么她必須瘦,她這樣也很好呀,她也很開心呀,為什么就必須去符合大眾標準呢?這些現象讓很多不能正確面對且對待的人,陷入一些誤區,從而造成了一些問題,從而引發了抑郁。
我認為這個社會應該去關注這些現象,去關注孩子,讓更多人都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