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吾有所愛,其名美好

        來源: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作者:謝瑤 發布時間:2021-10-31 09:44:23

        陽光普照萬物,關愛給予周圍每一個人都是快樂的,正如《荊園小語》里寫道:“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對貧困、留守兒童的關愛付諸實踐,他們由于客觀原因,成長路上或多或少都缺失了必要的父母關愛,他們是一個更需要社會關愛和幫扶的團體。關注未成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生活上的貧困,也應該關心他們精神上的貧瘠,積極采取措施疏導其心中的負面情緒,引導自尊自信自強,集社會之力,將關愛留守兒童、貧困兒童進行到底,傳播團結文明和諧社會風尚。校園可積極尋求社會援助,共同成立留守兒童基金會,存入一定的錢到這筆基金中,解決留守貧困兒童基本生活問題。教師也可對接幫扶留守兒童和家庭困難兒童,解決生活后顧之憂之余關注其成長軌跡。純真的笑臉,愿它永遠綻放。

        離家的路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貧困兒童,不只是一句口號。空巢老人的孤獨,留守、貧困兒童的哀傷,誰能感同身受?理想催人前行,親人拽人回首,愿每個人能用一生的時間往返于前方和故里之間。

        社會呼吁教育改革的聲音越來越多,如今教育仍是被動接受填充,學生日日夜夜在課本與試卷中載浮載沉,猶如流水線上的產品,生產包裝過后接受檢驗,毫無創新可言,已經被禁錮了思維的教育如何才能全方面成長?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教育應將個人自身與思想相結合,靈魂與靈魂相碰撞。“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成長為有強健體魄、個性且擁有獨立思想的一個人。落實到社會,回歸于校園。加強學校基礎教育工作,以農村教育為重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進一步向農村地區、邊遠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促進教育公平。積極推進教育體制機制創新,深入推進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全面提高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活力。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職業技能人才,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解放思想,打破偏見,努力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讓學習的思想在社會中蔚然成風,努力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將全民健身上升到國家戰略,建設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推動公共體育的蓬勃發展。教體局統籌指導教育與體育工作,配合各部門、各行業、各社會團體積極開展體育活動,搞好學校、企業、機關和農村的教育和體育工作。對教體工作的開展督導檢査和評估驗收,使平穩向前推進。

        成長也是一個恒久的話題,當我們面對一個又一個悲慘事件的發生,痛心疾首,卻又深感無力。對未成年人的培養教育可以著力在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三個系統中,三者相互關聯不可分割。任何人成長總會帶有其三者的色彩,教誨也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行己有恥”,“止于至善”...沐浴著良好風尚成長,浸潤著人的一生。傳承中華風尚,樹立時代新風,社會責任意識的養成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對未成年的成長教育無疑為一劑良方。

        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徳,推進文明實踐活動和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尋求政府部門幫助,與社會團體或者商家合作配合為老人送溫暖,組織志愿者和師生慰問老人,為老人贈送牛奶,零食,衣服等生活用品;開展義務清掃勞動;由心理咨詢師或者具有心理知識的志愿者與老人們拉家常、心理溝通疏導等;聯系理發店為老人理發;聯系衛生院進行醫療義診;由專業按摩技術人員為老人推拿按摩;由美容師老人修剪指甲組等等。

        通過一系列活動和舉措強化對老人尊敬關愛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傳播溫暖,讓社會更關注關愛這龐大而特殊的群體,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喚起整個社會的老齡意識。我們是以人為本的社會,每個人都有義務去關心善待老人,將溫暖送給老人吧,讓情愛陪伴其余生。
          推開心靈之窗,讓心靈撒滿陽光。而法治更是穩定的前提,愛迪生有言:“良好的個性勝于卓越的才智。”社會心理、法律服務體系可以站在助力健康中國、平安中國、幸福中國建設的時代高度上。社會心理服務陣地建設可以根據線上與線下并行的思路建設,線上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法律機構合作,采取法律/心理援助熱線的方式,具備心理/法律專業咨詢資格的志愿者每天固定時間接聽熱線電話或者回答群眾在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詢平臺上的問題,為求助群眾提供免費個案咨詢服務與法律援助。線下可以設立集法律咨詢、心理疏導、情緒宣泄、糾紛調解于一體的實體服務平臺,鄉鎮也可尋求政府幫助,爭取心理/服務下鄉鎮,在鄉鎮或街道設立專門心理調解咨詢室。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宣傳,可開展專題講座,心理咨詢服務機構通過舉辦講座和開展團輔活動,傳播心理健康知識。普法莫怕巷子深,健康不可漏一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法律機構與社區居委會、農村村委會、婦聯積極合作,傳播心理和法律健康知識和專業的心理和法律援助。開展心理與法律進校園活動,宣講普及心理與法律知識,對未年人心理素質培育,提高自我調節和抗壓能力,也增強未年人自我保護意識,使之遠離校園暴力和家庭暴力。

        社會廣泛存在著“信息繭房”現象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在信息爆炸的自媒體時代,人們在自己的繭房里越陷越深,久而久之接觸的信息就越來越局限,而如何走出楚門,改變群眾的思維和格局?也是社會治理中的一大難題。政府部門做好宏觀調控,與工信局做好約束監督作用,做好對市場的觀察和把控工作。施控于媒介,團隊和組織等,強化其社會責任意識。作為時代的記錄者,媒體除了盈利,也應有新聞的溫暖。除了在社會激烈競爭中找好定位,提高核心競爭力生存下來,也要有新聞人的職責和使命。做好政府宣傳的陣地建設,普及法律與心理知識,提高社會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等等,我們的社會需要人文情懷。

        我們要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平安更是社會的根基。謀平安創建之策,走和諧發展之路。解全民紛擾,同心協力保社會平安,打造平安溫馨校園,優化育人環境。加強學校周邊治理,建設安全文明校園。危機時刻有人勇敢擔當,傳播美好品質。設立暖心救助站,收留流浪動物。照料老人回家,傳播社會關懷。交警執法隊員在事件處理中配合醫務人員對傷者進行簡單處理,并疏散圍觀群眾,負責現場交通疏導等等,讓文明風尚充溢我們整個社會。

        矛盾糾紛的調解也是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完善體制機制,將矛盾糾紛化解做實,強化化解矛盾糾紛的思想認識,廣泛學習調解處經驗,多部門合力聯動,建立矛盾糾紛協調中心,形成部門合力,積極主動作為,按職能分工安排值班,及時為群眾解憂。調解一件糾紛,和睦一對夫妻,穩定一個家庭,平安一方社會。

        為人名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政法工作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充分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監管部門會抓敢抓,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落實到日常具體管理指導中,將指導、監督與責任相融合。嚴明紀律,共同遵守,尤其在節假日期間強化反腐倡廉。廉價自律,強化政治紀律意識,嚴禁公車私用,公款私用,接受各種禮品和購物券等。廉潔文化有利于政府自身的完善,有利于弘揚廉潔清正的社會風氣,有利于社會的和諧進步。
          疏葉擺尾,微塵流徙,每個人都會踏上自己的征途,歲月因青春慷慨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間因健康美滿更加瑰麗。(謝瑤 


        責任編輯:劉華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海县| 高州市| 赤峰市| 卢氏县| 大名县| 会理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天全县| 博野县| 高青县| 威信县| 金塔县| 香港 | 奎屯市| 毕节市| 迁西县| 余姚市| 南陵县| 石台县| 嘉荫县| 屯留县| 容城县| 玛多县| 会同县| 德庆县| 呼伦贝尔市| 灌南县| 河北区| 河西区| 岳池县| 汾西县| 鲁甸县| 饶河县| 贵州省| 河曲县| 东明县| 阳江市| 台南县| 鄂托克前旗| 南乐县|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