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城南市場,“春江花月夜”樂曲電話鈴就響了起來。一看,是我曾輔導過寫字的孩子家長的:“老師,你看咋整啊?我的娃兒與他兩個同學打到我鋪子上了!”無比焦急和無奈的語氣。
“慢慢說,是怎么一回事?還在鋪子里沒?需要我馬上過來不?”
“娃兒剛讀書去了。不需要過來。我怕他們到了學校又打,那兩個同學牛高馬大的,我娃兒咋打得過他們嘛!他們打架時,我去拖勸,結果我胸口上還挨了娃兒一拳,現在都還在火辣辣的疼。”
“那你先告訴班主任老師,請他密切關注孩子們的動向。若發現有異常舉動時,再找孩子們的家長到校協同教育孩子,千萬別出現啥意外!”我只好這樣告訴她了。
她告訴了我孩子與那兩個同學發生矛盾的具體原因。
已讀初二的孩子與母親同用一手機。彼此的微信、QQ密碼大家都知道。孩子拿著手機到學校去放在了課桌上,下課沒收放好,就被那兩個同學奪過去,翻到了空間里孩子幼兒洗澡時的照片,高聲嚷道:嗬嗬,光屁股哦!孩子發現后,急忙上去爭奪,那兩個同學不給,還邊跑邊叫:羞羞羞,過來拿呀!大家快過來看啊!××光屁股哩!這下一大堆人就圍了上來。
這下可不得了了,孩子再也顧不上自己個頭矮小瘦弱,追趕上去與那兩個廝打扭成一團。上課了,才被老師同學拉開。
晚上放學,娃兒又找那兩個同學理論,就理論到他母親經營的茶鋪里,說著說著就廝打起來。
女老板在里屋聽到聲響,急忙出來勸阻,孩子的一拳揮了過來,母親險些被擊倒,頓時胸口火辣辣起來。
晚飯后我散步路過那茶鋪,面詢了女老板,她還說胸口比早晨還疼痛得厲害,我建議她應該盡快去醫院檢查檢查,以免意外。
那孩子,當時還不到一米五,很是羸弱,不知哪來的肌肉爆發力,不僅能和高他一個頭的兩個娃娃廝打,還一拳把母親打成這樣?
我和她商定,待孩子情緒穩定后,抽個時間找孩子談談。
店鋪女老板在孩子不到兩歲時,諸多因素,便與孩子父親離了婚。
孩子的撫養權歸屬于母親。孩子是母親生命生活的唯一支撐,銜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飛了。孩子五、六歲了都還在喂飯。我常看到孩子上小學時,吃不慣學校的的飯菜,到吃午飯時她都要把家里做好的飯菜送到學校給孩子吃。盡管家里經濟不很寬裕,寒暑假也都要帶孩子去風景名勝去旅游,甚至去了東南亞很多國家和地區。足見其對孩子的疼愛!
盡管這樣,孩子也不能感受到母親的疼愛,橫談不上感激理解了,這就是最大的悲哀!
孩子和母親拌嘴吵架是家常便飯了,常埋怨母親不把他的父親給請回來。尤其是開家長會時,別的同學都有父親去學校,而他自己始終是媽媽來,常被一些同學嘲笑說沒父親的野孩子。孩子怎么爭辯,也無法堵住同學的嘲諷。這孩子心里的屈辱和痛苦、自卑就可想而知了。
女老板在一對孩子施加教育管理,孩子就非常逆反,甚至揚言:“你再啰嗦,把我惹毛了,拿刀來把你砍了!你把老漢兒攆走了,也不是啥好人!”
談及此事,這堅強的女人,眼睛也潤浸浸的,一臉的黯淡和無奈。對孩子和自己的未來前途,同樣是迷茫。
孩子與同學打架斗毆后兩周左右的一天,女老板告訴了我,現在孩子狀況比較好了,可以過去找他談談。
吃過晚飯,我到了茶鋪,裝著無意路過那的樣子,和孩子聊了起來,和孩子聊人生,聊讀書學習,聊社會處事,家庭倫理血緣親情等等。因輔導他練字近兩月,我們也算聊的很投機。自然也聊到那天與同學廝打,把母親胸部打痛險些打傷殘的話題,從心理、親情倫理、社會處事、法律法規等角度,商討遇到這情況該如何應對。應對有方,則化兇為吉;若不冷靜沖動,則會因雞毛小事也會釀成大禍,甚至葬送自己的一生。
幾乎是兩個小時的聊天,都很和諧,彼此暢所欲言,毫無芥蒂。
這以后,雖然母子間也常拌嘴矛盾,但也沒了惡言相向,打架斗毆出現了。
女老板也常把孩子父親叫回來,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相處,讓孩子獲得更多的父愛和呵護。孩子漸漸性格開朗活潑起來。最后順利考上重點大學深造。
對有離婚念頭的年輕人,我常以此來告誡他們:你們離了婚,自己是幸福了。可你們想過自己的孩子么?稍有不慎,孩子的一生就毀了。一個成長中的幼苗,陽光雨露的滋潤,父親是孩子成長的燦爛陽光,母親就是孩子成長的雨露。家庭不完整的,孩子自然就缺乏陽光或雨露的呵護和滋潤,那孩子成長的條件自然不健全,幼苗生長的營養自然難以充分平衡,他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陰影。一旦有了陰影,很難再走出來,性格自然孤僻,心靈被扭曲。那心理性格都不健康人,還猛指望他是一個正常的人么?
(柴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