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羽絨被
樓下,黃姐找到了她。
“咋辦嘛,我媽生氣了,飯都不吃!”
“啥子事嘛?”
“吵架了,299元買了床羽絨被,爸說她買貴了。”
她說:“看我的。”
上樓進了門,她就說:“任姨,聽說你買了一床羽絨被?”
“嗯,就是那床。”
“我看看。哇呀,跟我在網上看的牌子一模一樣!好多錢?”
“299。”
“這么便宜?網上賣588呢!任姨真會買!哪兒買的?我也去買一床。”
“紡織街。”
“紡織街大華商場嘛,我知道,走,黃叔,你陪我去買。”
樓下,她對黃叔說:“買都買了,說貴有用嗎?氣壞了任嬸,藥費貴不貴?”
她還沒有到家,黃姐就打電話來了:“謝謝你,我媽一連吃了兩碗飯。”
二 小廣告
有人竟然在小區張貼小廣告。
管理員小張知道了,立即急匆匆地趕了過去。
小廣告貼在六幢。上面寫著:“我家新購機麻一張,一缺三,瓜果茶水免費,歡迎光臨。”
“哪有這樣的好事!騙誰呢?”小張伸手就去撕……
突然,他的手停著了,他看清了小廣告下面的署名。這家人的家里,有一位行動不方便的老人。
他笑了笑,轉身走了。不知不覺中,還吹起了歡樂的口哨。
三 裁決
剛辦完父親的喪事,兩弟兄就為花銷的事爭吵起來,而且是越爭越兇,到了不得不找人調解的地步。
他們找來調解的人是德高望重的幺叔。
幺叔一來,兩弟兄就爭著述說自己的理由。
老大說:“我是老大,讀書花家里的錢多,現在,家務比老二寬裕,這次的花銷該我全出。”
老二說:“父親是我們兩弟兄的父親。我們有同等的義務,我經濟差些,但也該付自己該出的一半。”
聽完他們的述說。,幺叔說:“老大的說法在理,老二的說法重情。我裁決,這花銷,老大出四分之三,老二出四分之一。”
兩兄弟還要說什么。
幺叔說:“什么都別說了,這是最后裁決,就這樣。散會。”站起身來,徑直走了。
四 轉圈的老人
一個老人在這里轉圈,轉了好一會兒了。
大家看了,覺著不對勁。
有人上前試著問:“婆婆,你是要去哪兒呀?”
“回家。”
“你的家在哪兒啊?”
“山水人家。”
“山水人家往這個方向走,過個紅綠燈右轉……”
老人按指示的方向去了,可是一會兒,大家又看見她在這兒轉圈。
怎么辦?
楊哥揮手招來了一輛三輪,問:“去山水人家多少錢?”
“7元。”
楊哥把錢遞過去,把老人扶上了三輪。和三輪車夫師傅耳語之后,又遞給他一張鈔票。
三輪師傅怎么也不收,笑吟吟地騎著三輪走了。
大家問楊哥,和三輪師傅說了什么悄悄話。
楊哥說:“我對他說,如果山水人家沒有老人的家,就請他把老人送到派出所,讓警察通知家人去領。”
大家拍手,夸楊哥想得周到。
“三輪師傅為什么沒有收你第二次給的錢呢?”
“他說,你這是做好事,第一份的錢我收了,我要養家糊口。第二份就免了,好事大家做嘛!”
稱贊的掌聲再次響了起來。
五 川劇鑼鼓
推開窗,做個深呼吸,花草樹木的清香撲面而來,新家真好!
突然,對面傳來了川劇鑼鼓,他一陣興奮:“沒想到這里還有一個川劇愛好者!好久去會會他。”
接連幾天,他都聽到了他喜愛的川劇鑼鼓。
星期天,他在家里趕個文件。可是,他怎么也靜不下心來,對面的川劇鑼鼓響個不停。
因為川劇鑼鼓,午睡也是一塌糊涂。心想,下午不會響了吧!
兩點了,川劇鑼鼓在響,三點了,川劇鑼鼓還在響……
“這還要不要人辦點事啊?”他生氣地跑向對面的屋子。
半路上,一個老婆婆問他:“去制止川劇鑼鼓?”
“你怎么知道?”
“好多人做過這件事了!”
“那,怎么……”
“那屋里住的是一位癱瘓老人,唯一的愛好就是聽川劇。”
“不能小聲一點?”
“耳朵不行,放小聲了聽不見。”
他默默地轉過了身子,他和好多人一樣,決定體諒老人,委屈自己。
六 騷擾電話
兩閨蜜正在聊天,電話響了。一看,是陌生號碼。
閨蜜說:“騷擾電話,關了關了!”
“不好吧。”她邊說邊按了接聽。
電話里傳來一個甜甜的聲音:“對不起打擾一下。我們這里是青水公寓銷售公司,請問,您有這方面的需求嗎?”
“對不起,我沒有這方面的需求。謝謝你的好意了。”
“對不起,打擾了。再見。”
“再見。”
“哎呀呀,真是,一個騷擾電話,還在那兒對不起,謝謝,再見。煩不煩啊?”
“做銷售的也難,一天不曉得要聽到沒好氣的聲音。說句對不起、謝謝、再見,讓她感受到一點溫暖,有什么不好呢?”
七 卜字
他是一位退休老師,已經退休好些年了。
一天,他發現學生群里在發起捐款。從同學們的聊天中,他知道了,這款是捐給他當年的一位同事的,同事的兒子得了重病,需要長期治療……
同學們捐款踴躍,一百元,兩百元,四百元……
他也獻上了自己的一份愛心。
不久,他接到邀請,去現場見證這筆愛心款的交接。
交接現場,群主致辭中說,是他發起了這次捐款。他很奇怪,自己根本不了解這位同事的近況,怎么會發起捐款呢?
交接結束后,他找到了群主,問:“我好久發起過這次捐款?”
群主說:“你記得不,你在群里發了一個‘卜’字?”
他想起了,是有這么一回事。他是在看同學們的聊天時,不知怎么發上去的。
“一個‘卜’字,怎么就是發起捐款了呢?”
“老師發的這個‘卜’字是什么意思,引起了同學們的廣泛猜測。最后認定的是;卜,卜卦,問平安,求平安。老師在為誰問平安,求平安呢?同學們把老師你身邊的人挨個兒地想……”
他笑了,說:“那,就算是我發起的吧!”
回家的路上,他想,用善良的心去推測,自然會是個好結果。
八 亮麗的風景
張老頭和王老頭是老鄰居,是老朋友。
現在,年歲都大了,不干農活了。兩人就天天一起趕閑場,今天趕公義,明天趕保勝。喝喝茶,打打牌,吃豆花兒,喝小酒,日子過得挺愜意。
張老頭搭這王老頭的電動三輪,來來去去,興高采烈,歡聲笑語。成了這一帶一道亮麗的風景。
可惜,出事了。為了避讓一個突然躥上公路的小狗,電動三輪栽到了陡坎下面。幸好陡坎不高,兩人的傷勢都不重,三輪也沒有摔壞。
兩人在同一個病房療傷,吃的、用的不分彼此。
一次,王老頭出去了,有人悄悄地問張老頭:“你的醫療費誰出?”
“當然是我出啊!”
“你完全可以找他出的。”這人向王老頭的床呶了呶嘴,“他是車主,該負責任。”
“這個我知道。”張老頭說,“搭人家的車,出了事就找人家。現在,好些人就是這么干的。人家好心搭你,沒收你一分錢,出了事就去找人家,還有良心嗎?”
出院了,張老頭依然搭著王老頭的電動三輪來來去去,依然興高采烈,歡聲笑語。
這一帶,又有了這道亮麗的風景。 (徐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