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政法干部要興“五風”改“四風”

        來源: 作者:沈楊琴 發布時間:2023-04-24 09:53:12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高度,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充分認識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加強政法干部作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決心抓緊、抓實、抓出成效。筆者認為,政法干部要糾正“四風”,做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忠實踐行者,關鍵要在大興“五風”上下功夫、做文章、求實效。

        知行互促,大興勤思善學之風。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在構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政黨的今天,作為黨的事業中堅力量的政法干部,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學習當成一種責任、一種習慣、一種修養、一種追求和一種境界,把學習作為履職的“第一要務”、盡責的“第一要求”、成長的“第一階梯”,切實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系統性。要著力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水平。要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并結合工作實際,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推動工作的舉措,領導工作的本領,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能力,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能力。

        求真務實,大興真抓實干之風。工作靠抓,事業靠干。沒有真抓實干,發展趕超、加速崛起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政法隊伍要提倡講實話、講短話,講給人啟示的話;提倡少開會、開短會,開能夠解決問題的會;提倡不怕困難,不避矛盾,不懼挑戰,以攻堅克難的干勁打開新局面;提倡思路創新、制度創新、舉措創新,以勇于創新的精神解決新問題。要堅持重心下移,服務基層,主動到條件艱苦、環境復雜、矛盾集中的地方去,盡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一線。要把心思用在謀發展干事業上,把精力投到抓工作促落實上,對定下來的事要雷厲風行抓實施,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事業推向前進。

        以民為本,大興愛民為民之風。作為一名政法干部,必須強化宗旨意識,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任何時候都要把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使各項決策既體現人民群眾的現實利益,又代表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既反映大多數群眾的普遍愿望,又照顧部分群眾的特殊要求。要堅決防止和糾正漠視群眾、與民爭利甚至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真正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下大力氣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下大力氣做好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在解民憂、謀民利中樹立領導干部親民愛民的良好形象。為民解難,做與不做效果不一樣,做好做壞效果不一樣。領導干部只有常懷愛民之情,心系群眾冷暖,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才能干出一份實績,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艱苦奮斗,大興勤儉節約之風。“歷覽前賢家與國,成由勤儉敗由奢。”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基本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牢記“兩個務必”,帶頭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自覺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帶頭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要精打細算,嚴格把關,把有限的資金用在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和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上;要帶頭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倡導樹立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必須清醒認識到,雖然國家的經濟總量增加了,實力增強了,但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高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也沒有資格講排場,比闊氣。要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樓堂館所的建設和公務用車的購買和配置方面更要按規矩辦,不得超標、不得違規。嚴禁違反規定亂發錢物,亂發獎金福利和津貼補貼。

        干凈干事,大興廉潔從政之風。政法干部不僅要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而且要干凈干事,不出事。要做到這些,前提就是要干干凈凈辦事。要嚴格遵守關于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自覺做到不跑官要官,不收受紅包禮金、有價證券、貴重物品;不縱容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以任何形式為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謀私利;不在經濟活動中以權謀私,不以任何形式插手建設工程招投標等市場經濟活動。“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動之妄即改之”。政法干部要過好信念關,立得住根本;過好權力關,用得好權力;過好欲望關,經得起誘惑;過好廉潔關,守得住本色;過好人情關,把得住原則,真正做到反腐倡廉的力度越來越大,違法違紀的領導干部越來越少。

        (沈楊琴)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通州市| 灵台县| 获嘉县| 绥化市| 达日县| 郧西县| 大方县| 鄂托克前旗| 英德市| 武清区| 盐城市| 韶山市| 广东省| 蒲江县| 韩城市| 都匀市| 岑巩县| 宜阳县| 新野县| 东辽县| 九台市| 玛多县| 红安县| 杨浦区| 宜君县| 兴国县| 额济纳旗| 加查县| 珠海市| 中西区| 慈利县| 镇原县| 伊金霍洛旗| 和静县| 读书| 通河县| 栖霞市| 伊川县| 阳新县| 新津县|